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悬疑灵异 > 古镇异闻录 > 章节目录 > ? 六、官方资料

? 六、官方资料

书名:古镇异闻录 作者:汤谷商人 更新时间:2016-07-20 05:00 字数:3923

    我们打算再去当地政府翻翻文纸档案,以期得到一点破庙的线索,哪怕是仅仅一句话,甚至几个词。它之所以那么重要,因为它是官方资料,在信息极为闭塞的时代,它就是强大的源代码。

    地级市或县级市,“源代码”一般有自己独立的住宅,那就是档案馆。但是乡镇上,只能与闲杂部门一道,屈身在寒碜酸简的政府办公楼里。不过,有考虑档案室的乡镇已经是不错的了,黄庵镇就是有着自己档案室的。

    但有一点,黄庵镇政府大楼是比较寒碜的,如内地很多政府大楼一样,七十年代末的格局,久不理的乱藤缠绕整整一堵的墙,里面仍是乔木阴翳,杂草丛生,又少人烟,被爬山虎侵袭的大楼墙体里依稀露出几个窗口,望进去空洞洞的,所幸一处飘来一捧的烟,原是那窗边有人在吸烟。

    不过,这老楼即将服役完毕,并已经出让给县里的一个古董展馆规划了,这倒有些合乎情理,利用现成的氛围,而新的镇政府大楼已经在不远处大兴土木了。

    说实话,我是从来都没有去过那个地方。要不是陆方要求搜集资料,我也不会去那里,我连镇政府里面有什么职能部门到目前还没有搞清楚,说来自己都觉得惭愧万分。

    “喂,干什么去?”一旁的门卫喝住了我们的举动。

    “找一些有关镇上的资料。”陆方说。

    门卫的眼睛上下打量了我们,将信将疑的问:“镇上的资料?这个偏僻的小镇哪来什么资料?”他看了看墙上的钟,“不过我知道的是,现在还没上班?”

    门卫见是两个带着眼镜的小青年,不会是什么惹是生非的小混混,便慢悠悠的用长棍一指说:“那大厅坐着等,还有半个时辰。”

    我和陆方踏进冷冷清清的政府楼,在一排木凳上找了两个位置,静静等待,坐在这样一种楼里,总感到有那么一股股的寒气袭人而来。渐渐地,陆续的蹒跚进来了一些人,昂首阔步,恍若道场上奔走的道士,并各自归位。

    陆方找到了一块宣传部门牌,敲敲门,无人回应,。

    我们站在门外木凳上等待,好似病人等待着医生。

    走廊里恢复了寂寥。

    终于,一串钥匙的叮叮声划破宁静,走来了一个人,很奇怪,始终找不到他的脖子,是过于肥硕臃肿的缘故。他走到自己的办公室门口,一手用钥匙开门,一手不停地将衣角往下拉,以方便露出点脖子。我们跟了上去。

    陆方说:“我是某跨国际杂志社的调查员,我叫陆方。我们想探听一些镇上的事情,烦劳问一下贵姓——”

    “吴。”

    陆方斜眼望见门上挑出一块“宣传部(兼档案)”的木牌,于是说:“吴部长,很希望你能提供一些宝贵的信息。杂志社专门搜集一些科学或者超出科学的信息,编纂期刊,为全球的研究者提供参考素材。近期,我社发现镇上土地庙中的石神像与我们研究的一则资料十分接近,不知吴部长能提供详细的信息?”

    吴部长“咳咳”两声,整理了下思路,令人高兴的是,他似乎了解情况:“那个地方是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地区,但相对新区落后很多,难免残留着一些像土地庙等与时代脱轨的建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一两年内实现脱贫,村村人人奔小康的美好局面。”

    接着,他从如何建设新农村,谈到三农问题,又联系到教育问题,他实在是口才极佳,理论丰盈,不用整理草稿,便能出口成章。只是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却没有出现一句与石神像主题相关的话。

    陆方手中的笔始终没有在笔记上记下一个字,对他来说,什么才是关键的他心里清楚,他有点沉不住气,提醒说:“我指的是镇上老街的破落土地庙石神像,你能讲一讲它的历史吗?”

    吴部长停顿了下,又讲了一些无关痛痒的大话题。

    陆方忍不住站起来,拍了下桌子,大声说:“吴部长,请回答到我的问题上来!如果你不知道,请直接告诉我,以免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

    办公室内的气氛显得很尴尬,陆方就是这样的直率性格,他是一个活在理论世界里的人。

    我琢磨了下氛围,有些僵硬,立马说:“看来,吴部长需要好好整理下资料,才能回答我们。那么,我们晚些时候再过来。”

    吴部长的脸皮掀了一掀,说了一个字:“不。”由于他的肥胖,以致很难让人看清他目前是什么表情,也不知道他说这个“不”字的意思。

    我站起来,欠了欠身,说:“那我们先告辞了。”陆方已经沉不住气,人已经走到了门口。

    谁料,这吴部长也站了起来,又说了一个字:“不。”简明扼要。

    这个简单的字倒是有点新鲜的风格,导致我们两人都回过头来看他。

    “请不要叫我吴部长,叫我吴翔,估计我们三彼此年纪相仿。我不过是刚从大学毕业后,招考到这里来的,人生地不熟。或许,让我翻一段资料会更好些,有兴趣请随我来。”

    就这一句话,陆方已经回归原位。

    吴翔挪动臃肿的身体,慢慢朝里厅走去。那边有一个书架,叠满厚厚的书,似乎放置了很长时间,发着幽幽的霉味。陆方闻到了这种气味,眼睛一亮,他的眼睛自从步入黄庵古镇以来,从未有没这么亮过。

    吴翔在书架间伫立了很久,小眼睛急速转动,口中叨念着‘应该是这本’,犹犹豫豫地捧出一本书。我一看,这本书封面破旧,又有砖头般厚,上面明显有啮齿动物啃噬过的痕迹,噬痕累累,封面已破败不堪,破口书页发黄霉烂,但无形中散发着古旧的诱人味道。这感觉好比上山去算命,看到清瘦须白的老者,很有遐想的空间。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看似很有来头。

    他粗大的手翻开书页,飞快地搜索一些字眼,一只蟑螂从书隙里钻了出来,钻入他的指缝,他手一抖,蟑螂跌落地上,四肢朝天疯狂舞动,吴翔补上一脚,蟑螂当场殒命。然而,吴翔接下来说的一句话,让人大跌眼镜。他脸上略显三分歉意地说:“平时无聊,喜欢吃些香肉食,满地堆放,想不到招徕这么多的老鼠和虫子,将书啃破成这样。我是一个极懒的人,一次大雨时,忘记关窗,将木柜的书都淋湿了,又懒得晒,接着梅雨天,就变成这个样子了……”他推了推鼻子,似乎闻到书页中刺鼻的腐败味而不适。

    我若有所悟地再次朝这本书看去,书边缘虽然腐败成了茶色,但翻动时的书页内侧却白洁如玉,而且用的是现代打印文体,竟还翻过几张有罗马字母标示的图表。这不会是一本近几年刚编写的类似镇志的统计典籍吧,吴翔合上书一瞬间,那露出的一行细小的标题马上证实了我的想法,我深深吸了一口气。

    吴翔又很快翻开书本,手指很快按到了一行文字,陆方的眼神像雨点一样落在他手指边的这行文字上。也寥寥数语,没有关于石头神的文字。然而一句话,立刻让人的呼吸凝重起来,也许,就为这句话,可以不虚此行。

    统计典籍上写:建镇以来,清光绪年曾遇一怪疫,病死者十八人。村有人病卧不起,常梦见一神立于门槛,面目不可辨,唇吻开阖,若有所语,离去。怪之,为之立庙,塑其像,烧香供养。疫竟退。

    果然提到了土神庙建立的事情,读起来有些像晚清的志怪小说,这个提到的神庙应该就是老街目前所在的破庙了,它在清晚期就已经出现了。然而,始终未提及那尊石神像的来历,多有几分神秘色彩。

    “难道说是镇人出于某种缘故故意隐讳了它的来历?”

    陆方夺过这本厚重的统计典籍,重复将这段字看了多遍,疯狂翻阅着前后书页,但一无所获。他只得翻回到这句话所在的页面,忽然看到一个小小的脚注。陆方将眼睛移到这页的最低端,果然有一行模糊的小字,虽然霉迹斑驳,但还能依稀辨认,写的是:相关资料请参阅市统计典籍第三版第2915页。

    陆方冷冷一笑,将这行字抄写在笔记本上,“啪”一声合拢典籍,说:“许先生,如果能获得这记载瘟疫的具体资料的话,那对解开石像的秘密是有很大的帮助。看来我们该专门去跑一趟市区了。”

    不过,我总感觉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我们搭上一辆拥挤的城郊中巴,去市档案馆。市档案馆是一幢青砖黑瓦的建筑物,前后是高大的乔木和落叶灌木混杂的树林,空气中飘满了幽腐的落叶味。档案馆里的光线很暗,一个笑得很清甜的女孩不知从哪个角落走了出来,领着我们,穿过一个个门扉紧闭的小间,终于在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室外停下脚步,就是这里了,我的心一下子振奋起来。一旁的陆方不停地搓着手,有点紧张。女孩开了锁进去,一股沉闷的书卷味飘了出来,她踟蹰在宽大的书架边,不停地对着手中抄写的书籍位置,似乎一下子难以找到。她细腻的手,终于在一本书上敲了敲,示意找到这本第三版的市统计典籍,马上翻到第2915页,上面果然有一段记载:我市黄庵镇东有一条大河,河中水产丰富。镇人误食河中类似泥螺的不明生物,致病者有上百人,数十人重症,二人救治无效身亡。镇人提及此疫情与晚清一病疫类似,多人烧香拜佛,祈求病散,工作人员进入该镇进行思想疏导工作,树立有病就医的正确观念。后该镇加强了防疫力度,杜绝这类事件再次发生。时1982年3月22日。

    原来如此。

    我们相对一苦笑。

    陆方封着脸,一言不语。

    我们匆匆走出了建筑物,看到彼此身上肩上鼻子一圈都是灰尘,才相互笑了笑。

    档案馆外的树木很密,遮掩了天空,小路上滋长了一层青苔,踩上去像踩在阿拉伯地毯上一样。想想在这个阴郁的环境里,竟然能有这样一位充满阳光的服务员。

    陆方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轻声说了句:“看看专业程度,估计是新毕业的。还残留着几缕学校里的阳光,以及对未来奇妙的想象,可惜这阴翳的环境,迟早会将一个人的光彩一点点剥蚀殆尽。犹如徽州古村落里的高墙,在残酷的岁月里一点点将新娘的新装剥蚀褪色……许先生,我附庸风雅地描述了几句,还过得去吧?”

    “噢,其实想想,现实中新走上社会的人何尝不是如此。”想不到陆方会有兴趣谈这个话题。

    树木间起了一阵风,一颗灌木随风摇曳,一根枝条一抖,露出一双闪烁的眼睛。

    “有人!那边灌木边!”

    “谁?”

    我悄悄走了过去,灌木丛里没有动静。我绕到灌木后边,发现什么都没有。难道是我看错了?不可能,明明有一双人的眼睛。

    陆方多疑,仍绕着这棵灌木看,这是一刻橘子树,上面挂满了青色的橘子。“没错,刚才是有一个人站来这里过。”很快,他发现了什么痕迹,草堆里,有几个新鲜的脚印。

    那么,无论是镇上的相关部门,还是当地的档案馆,对那段历史的记载几乎是空白,难道说,小镇上根本就不想在这段历史上过多着墨呢?

    有一点可以肯定,官方搜寻资料来证明石神像的身份,是不能够的了。
《古镇异闻录》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古镇异闻录》最新章节阅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