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悬疑灵异 > 杨家有女初长成 > 章节目录 > 正文 第39章诡异的猜测

正文 第39章诡异的猜测

书名:杨家有女初长成 作者:伊薇妮 更新时间:2016-12-12 16:09 字数:3243

    杨红军进门后一路喊太婆,寻找她的踪影。终于在二楼狭小的卧室里,他看到了太婆躺在床前的木地板上。杨红军忙跑上去,准备将太婆扶回床上。但他一碰太婆的身体,就像触电般的缩回了手。太婆的身体冰冷僵硬,仔细看还能看到她那布满老年斑的皮肤上生出了点点青紫色的斑点。杨红军哆哆嗦嗦地将手指放在太婆鼻前,探她的气息。手指上没有任何气息进出的触感,杨红军一屁股蹲坐在了地上。

    “太婆。”他一直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两行清泪滴落在覆满厚厚灰尘的地板上。杨红军开始回忆起与太婆相处的点点滴滴。一个亲密的长辈逝去,对他来说是一张催老符。也许未来某一天,他的后人如他现在这般模样,对着他的遗体涕泪直流。约莫过了一个多小时,杨红军从太婆房里跑出来,到了屋前路上,大口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路人见他奇怪的行为,都关心询问。杨红军悲怆地仰头看着天空,挤出几个字来,“太婆去了。”路人不免安慰一番,赶路的继续赶路,闲暇的传播这个消息。很快,这个消息传遍了杨家村。

    全村的人一致表示太婆的后事由村民集资处理。负责处理后事的人们走进了太婆的屋子后,传出了另一个消息。不知是谁按着经验判断还是臆测得出太婆是昨天走的。很快,这个消息也传遍了整个村子。于是就传到了杨阳耳中,她不知怎地,就想起了昨日清晨的女婴事件。女婴那双乌黑如墨珠的眼睛如同一副手铐,牢牢地锁住杨阳的记忆,挥之不去,紧紧相随。她原是见惯了这些阴冷的另一个世界的流浪者,但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不算另一个世界的女婴,她的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恐惧。她越是想要忘记,就越忘不了。努力强制将其抛之脑后,却常常深夜梦回,梦中那双如龙潭深水般的眼睛,似一个诅咒,将她拉入无尽的深渊,永世不得翻身。

    除去她阴阳通的天赋,此时的杨阳只是一个比普通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思考得多一点的孩子,对于死亡和死因,她无法去领会和破解,而只能作为一名普通的旁观者,及一名普通的吊唁者。三日后,太婆的老木楼里挂满了素净的白纱。厅堂角落,太婆的遗体放在一块木板上,盖着一层又一层的羊毛毯。厅堂中央放着一副上好的楠木棺,那是太婆生前为自己准备的。四五个和尚坐在另一个角落,敲着木鱼,念诵着大悲咒。屋内拥挤不堪,素香弥漫,也掩盖不了腐朽的死亡气息。人们都在木楼外交谈,呼吸着大把的新鲜空气。杨红军主持着太婆的葬礼,他的眉目平和了许多,从容地应对一波又一波前来吊唁的人。到了时辰,众人对着太婆的遗体上了香,行了礼,便由几个壮年男人将遗体抬进了棺内,盖上木棺。哀乐奏起,抬棺出门。杨阳左手持一炷燃香,右手拉着王嫣的衣角,走在送行的人群中。这是她平生第一次参加葬礼。从她进门告别到出门送行都未见到太婆的亡魂,她有些诧异和失望。

    杨阳不知道阴魂最怕的是阳气,纵然是刚亡故的,也怕屋内屋外人群散发的如烈阳般的腾腾热气。太婆自然是不会在人群中挤着,恋恋不舍地看着生前的亲人朋友。一行人缓缓地浩浩荡荡地走着,过了石桥,走到村口,往菜头村方向走去,走进了菜头村,一路向南,经过萧瑟的稻田,荒草丛,上了宝山。领头的带着队伍来到了事先选好的坟地,将棺木卸了下去,覆上新土,立上新碑。众人默哀了一会,然后持香拜了拜,将燃了一半的香插在碑前。碑上刻着一列字,杨氏菁华之墓。旁边依次有两列小字,卒于一九九四年,杨氏子孙立。众人陆陆续续下山回了祠堂里,参加谢宾宴。因几乎全村的人都来送行,一般的地方容纳不下,宴席便被安排在祠堂里。

    这一天,学校放假,教室内的课桌三三两两被合并在了一起,桌面被摆上了大圆桌盘。石板广场上,教室里都摆满了圆桌,桌上摆满了荤素齐全的佳肴。第一批宾客就坐,第二批在外,或在家等待。一桌刚吃完,工作人员简单收拾了一下,换了干净的桌布,马上摆了一盘盘新菜上来,桌前也换了一批新的食客。等全部的人吃完,已经快下午三点。志愿做宴席的服务人员和厨师,帮手们,自己凑成了两三桌,随便捡了点食物填饱肚子。然后他们将残羹剩饭全部收拾完,碗筷洗净,烹饪器材置放好,课桌重新摆放回去。

    天已经黑了,这些人捏捏发酸的胳膊肩膀,各自告别回了家。太婆的木楼里空荡荡的,从白天极致的热闹到黑夜极致的宁静,不习惯的是空气,堂上的牌位,牌位前的香烛,还有未撤下的随处可见的白纱。附近的老人们都已熟睡,连着家具和木楼也都发出轻微的鼾声。太婆的卧房内,一个隐隐若现的黑影无声无息地侧躺在雕花木床上,如天边的瘦月,孤独清逸。此刻,杨阳做了一个噩梦。梦中,有个白白胖胖的婴儿,没了手脚,像一条毛虫般蠕动身体,向她靠近。婴儿一抬头,杨阳便看见那双乌黑的深不可测的眼睛里,上演着一场血腥绝望的纪录片。

    梦醒后,眼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她将身体全部埋在棉被下,纵使全身被汗水浸湿,被窝底里的空气热得像火炉,她也不把身体露出一部分来。这是她的安全模式,直到成年后的她,一直维持着这种模式。有人离去,有人出现,旧事不再来,新生活要继续。翌日清晨,学生们背着书包,朝气蓬勃地走向知识的殿堂。太婆活在杨家村几代人心中,但最新一代对她的印象不深,谈及她,就如谈及死亡,遥远而不理解。太婆的离去,学生们只当是一个普通老人的离开,和学校放一天假的福利。就连杨阳也只记得,太婆似乎曾经跟她聊了一个下午,晒着太阳,老人稀疏的白发银光闪闪,老人缓而沉的语言,如古时发黄的书卷,和箱底被遗忘的胶卷,古朴清香,记忆沉淀。

    女婴事件的第七天,也是太婆的头七,傍晚时分,天色暗淡,晚风微急,杨清玉大手牵着杨阳的小手,在小卖店打了一斤黄酒,买了一包瓜子和几块水果硬糖,从小卖店走了出去,准备过石桥。杨阳满心思地想着杨清玉手里的零嘴,无奈杨清玉说回家吃过晚饭后才能给她,杨阳便甩开杨清玉的手,将步子迈得尽可能大,努力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但是没跑几步远,在桥中心,她停下了脚步,向着桥栏走去。一个似太婆的身影正站在桥边,看着菜头村的方向。杨阳朝着面前的空气喊了声“太婆”。虽然声音不大,杨清玉却听得真真切切。他向周围看了看,发现身后不远处有个人正向他这个方向走来,便马上大步走到杨阳身边,单手将她抱起就走。杨阳回头看着老人的侧影,“太婆,我问你,我问你。”杨清玉低声严肃地说道,“有人来,别在这里说。”杨阳咬了咬牙,看到太婆侧了身,张口说话,却听不见她在说什么,按着口型猜,是“当心”两字。杨清玉已抱着杨阳走远,太婆摆回原来姿势,继续望着菜头村的方向,似乎在留恋着人间最后一道风景。回了家,王嫣见两人的脸色都不对,便问缘由。杨清玉仔细看了看屋外,才说道,“她看见太婆了。”

    “啊。”王嫣也看了看屋外,“在哪里看见的?”杨清玉不避讳杨阳,说道,“桥上。”杨阳心里竟没有再想零嘴,而是在想着本要问太婆却没有出口的问题,听见父母正在讨论,便问杨清玉,“爸爸,我可以吃完饭再去看太婆吗?”王嫣给杨清玉使了一个眼色,杨清玉说道,“好,但是得要爸爸带你去,而且什么时候去,你得听爸爸的。”杨阳想了想,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就点头同意。饭后,天色已黑,不见明月,星辰暗淡,路灯昏黄,“当。”

    一阵清脆的敲锣声远远传来,霎时户户家门紧闭,路上行人纷纷回避。一会儿,寂静的路上,七个手臂上挂着白纱,头上披着草巾的男人缓缓走来。一人敲锣走在最前面,六人分成三列,两两成一行,一手持白灯笼,另一只手持着燃香,始终保持着队形。杨阳被关在家里,和父母玩着玻璃弹珠跳棋。

    这棋是她考试得了第一名学校奖励的。学校一时兴起了劳逸结合的风气,一方面对优秀的学生奖励一些益智的游戏工具,让他们有再接再厉的动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励普通学生和所谓的考试差生。听外面铜锣声从村口出去,一会回来又朝宝山方向远去,杨清玉算好了时间,带着杨阳出门实现他许下的诺言。路上依旧寂静,人们都还未出来,杨清玉带着杨阳来到了石桥上。桥边灯柱下暗黄的灯光将所有的影子都拉得细长细长,杨阳站在太婆曾经站着的地方。此刻,太婆并不在桥上。杨阳朝四周看了看,目寻太婆的身影。但灯光所到之处,都不见太婆的亡魂,灯光之外,一切都隐于黑暗中。杨阳看着菜头村的方向,思索太婆为何盯着对面的石桥石坝许久。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