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现代都市 > 升迁细节 > 章节目录 > ?   第17章  梅七里的故事(1)

?   第17章  梅七里的故事(1)

书名:升迁细节 作者:梅七里 更新时间:2015-06-07 17:10 字数:2612

    汪东元和蒋华一席话让我如梦初醒,原来还有一种手段叫捧杀!

    调到纪检科来,我一直认为是胡冠兰点将,是工作需要,是因为自己是东山煤电的一面旗帜,不能辜负领导的期望和群众的信任。

    骗局!一切都是骗局!

    好在,黑皮要来了,他一来天就亮了!所有的黑暗和龌龊,都必须在太阳升起前抱头鼠窜,回到它那见不得人的洞穴中去。

    黑皮就是王长远,王长远就是黑皮。

    说到王长远,就不能不说到我和他的出生地——梅七里,那个地处东山市梅乡县群山中的一个小村子。

    我曾经考证过“梅七里”这一地名的来历,开始以为叫“煤七里”,因为当地还有两个小地名与“煤”有关,一个叫煤炭湾,一个叫煤乡坪。大学期间的一个署假,我利用矿院学到的一点点有限的地质知识,对煤炭湾、煤乡坪进行了考察。我甚至幻想,如果能够找到煤,大学毕业后可运用自己所学,帮助村里建一煤矿,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造福一方。

    调查无果后,我想是不是自己的知识有限所致,于是来到了县里地质队。地质队的一个人告诉我,地质资料属于国家机密,不可能随意让人看,但瞧你这个年轻人好学上进,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梅七里那个地方我们进行过详细考察,不可能有煤,从地形地貌、岩石种类来看,都不具备煤炭赋存的条件。

    偶与村里一位读过私塾的罗姓古稀老人谈起,老人说:可以肯定是梅花的梅,不是煤炭的煤。明朝末年,罗氏家族的祖先原在山西太原做官,因言获罪,举家逃离太原。因家私丰足,不便携带,又考虑逃亡途中的种种风险,便在逃离前将财产折卖后购买良马一百余匹,一路牧马来到梅七里。当时的梅七里还是荒野之地,罗公将良马变卖,修建了一座四合院,就是现在你看到的罗家大院。这些是我们罗氏家谱的记载,不会有错。此公好诗文,喜梅兰竹菊,尤其对梅花情有独钟。我曾见到过罗公的诗文,其中有“建广厦,种梅七里”之句。煤炭湾会不会是梅花的梅、感叹的叹?煤乡坪会不会是梅花的梅、香气的香?现在的名字是被后世俗人的误读。现在的梅乡县因罗公之故而得名都有可能,因为当时的罗公是此地最有钱、最有文化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唉,我只是可惜罗公的那些诗文,被不知好歹的子孙当作废纸,以五分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了收破烂的。

    老人的一席话,让我如获至宝,欣喜若狂。

    网络普及的年代,我在百度贴吧里看到过一段古词:残梅七里犹香谢幕空断肠;爱恨两茫茫滴落心上;那发髻的苍凉,回忆还绵长;我在窗下写谁言不尽的伤……

    吧主叫暮紫兰香。这位好古风的美眉是否与梅七里有些关系?我在贴吧里留言,希望能与这位神仙姐姐交流,只可惜至今无缘。

    我不只一次向杜小雪描述过梅七里,她被我煽情的描述彻底感染了,她说你为什么不把这些写下来呢?

    这就是去年发表在《东山文学》上面那篇名为《梅七里》的自传体小说的来历。小说发表的时候,恰是我和杜小雪已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她主动提出要去看望我的父母。

    小说中的《梅七里》与杜小雪眼中的梅七里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弯弯的小河尽管依旧清澈,宁静的山岗草木丰茂,燕舞莺飞,但小路泥泞,干打磊的房子,房内低矮、潮湿,因烟熏火燎,四壁漆黑。最要命的是厕所,梅七里人叫“茅坑”,茅坑上面是猪圈,两块板架在半空就是蹲位,人蹲在那里解决问题,猪会伸出长嘴哼哼着与你亲热。城里人走进茅坑,望着架在半空的两块木板,走上去实在需要极大的勇气。

    杜小雪从梅七里回来,得出一个结论:小说都是假的!叫你不诚实一点都不冤枉。

    不管杜小雪印象如何,在我的记忆里,梅七里永远是最美的故乡。那里有弯弯的小河,宁静的山岗,更重要的是有儿时温馨的回忆。回忆里有儿时的伙伴:师傅小平安、黑皮、小鹿纯子,还有演武场、生机坟……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电影《少林寺》红遍了中国大江南北,梅七里也不例外。当时,我们几个年纪一般大的孩子,就象是放影队的尾巴,放影机扛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方圆二十里内的所有村镇放影《少林寺》,我们一场也不曾拉下过,记得其中最远的一个村,等看完电影回到家,鸡已叫头遍。

    我们经常在一起玩的有四个孩子,除了王长远和徐雪纯,另一个就是我们的师傅,大名已经忘记了,小名叫小平安。我年纪不算最小,但长得瘦小,他们都叫我小不点。王长远绰号黑皮,皮肤黑,做错了事从来不承认,非常赖皮,我们干脆就叫他黑皮。徐雪纯,后来我们都叫她小鹿纯子,因为她跟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中的小鹿纯子长得有几分的相似之处。小平安患有癫痫,经常性毫无征照地就发作起来,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时间一长就变得有些傻了,其智力水平仿佛永远都停留在那个夏天,梅七里的人们都习惯性地叫他的小名,大名就被慢慢地遗忘了。

    对于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农村孩子来说,《少林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快乐的窗口。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我们每人腰上都多了一根“少林棍”,随时随地有板有眼练起武术来。

    成天舞枪弄棒,青一块紫一块在所难免,这时大人出来干涉了。于是我们在一片松树林中开辟出一块空地,这就是演武场了。

    黑皮:练武不能乱练,乱练容易走火入魔,我们得选个师傅出来。

    徐雪纯:我是女的,不能当师傅,你们三个人谁当师傅呀?

    小平安:我当呀,我有武功秘籍。

    第二天,小平安不知从哪里真拿来了一本《二十四式长拳图解》。

    黑皮:有武功秘籍并不一定武艺高强,当师傅必须是武功最强的。干脆比试比试,谁利害谁当师傅。

    我:我比不过,我甘愿当徒弟。

    小平安和黑皮站在演武场中间,相互抱拳示意。徐雪纯大喊一声开始,两人扭带在一起,一番滚打之后,黑皮被小平安压在了身下。

    小平安:服不服?

    黑皮:不服。

    小平安:不服再来。

    又是一番滚打之后,黑皮又被小平安压在了身下。

    小平安:服不服?

    黑皮:不服。

    小平安:你这人真赖皮。

    徐雪纯:再赖皮,我们都不跟你玩了。

    小平安在演武场边上几块石头码成的宝座上端端正正地坐了,我们其它三人在他面前跪成一排,插草为香,连磕了八个响头,拜师仪式就算结束了。徐雪纯年纪最小,自然就是小师妹了,黑皮是大师兄,我呢,不偏不倚,老二!“老二”是什么呀,用东山的土话讲,那是男性的***。

    黑皮的赖皮何止于此,在一次“少林棍”真刀真枪的演练中,黑皮的棍子把师傅的脸划拉出一条大血口子。师傅的父亲找到黑皮家的时候,黑皮一口咬定不是他,是尹诚实干的。为此,我被尹诚实的父亲——那个不会取名打人屁股异常熟练老辣的人胖揍了一顿,所以连赔付医药费一块六毛八的事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大学期间,我对陈方力和秦月说起这断往事。

    陈方力说:别人牵了牛,你去拔桩,谁叫你这么老实呀?

    秦月嫣然一笑:傻子,你真是老实得可爱。
《升迁细节》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升迁细节》最新章节阅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