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次黎若晴并没有坐火车,而是买了飞机票直接去了云南的最南端,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最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东西面与江城县、普洱市相连;西北面与澜沧县为邻;东南部、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邻近泰国和越南,与泰国的直线距离仅200余公里。东距太平洋的北部湾400多公里,西距印度洋的孟加拉湾600余公里。边界国境线长达966.3公里,约等于云南省边境线总长的1/4。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西双版纳是国家第一批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着占地300多万亩自然保护区,其中70万亩是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占全州总面积近60%,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
西双版纳境内共有植物二万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5000多种,有食用植物一万多种,野生水果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许多植物是珍贵药材或具有特殊用途,如抗癌药物美登木、嘉兰;治高血压的罗芙木;健胃驱虫的槟榔;风吹楠的种子油是高寒地区坦克、汽车发动机和石油钻探增粘降凝双效添加剂的特需润滑油料;桐子油可替代柴油;被誉为“花中之王”依兰香可制成高级香料;有1700多年前的古茶树;有天然的“水壶”、“雨伞“;会闻乐起舞的跳舞草、果实吃后会改变味蕾味觉的神秘果、见血封喉的箭毒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西双版纳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基因宝库。
来到西双版纳,不得不去傣族的吊脚楼。不得不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凶恶的魔王,他身有魔法,落在水里漂不走,掉在火里烧不烂,刀砍不烂,枪刺不入,弓箭射不着。他自持法力过人,傲慢自大,整天横行霸道,为非作歹。对人民欺压掳掠,无恶不作。那时,天有十六层,他就成了其中一层的霸主。他已经有了6个美丽的妻子,他又抢了一位美丽又聪明的妻子。有一年,正是人间过年的那一天,魔王在宫中饮酒作乐。酒过三巡,已经醉醺醺的了。小妻子婻粽布乘机对魔王称颂道:“我尊贵的大王,您法力无边,德行高尚,凭着您的威望,您完全可以征服天堂、地狱、人间,您应该做三界的主人。”魔王听了洋洋得意,沉思了一会儿,转过脸对爱妻说:“我的魔力确实能征服三界,但是我的弱点是谁也不知道的。”小妻子接着又问道:“大王有如此魔力,怎么会有弱点?”魔王向四周张望,确定安全后,小声回答:“我就怕别人拔我的头发勒我的脖子,这会使我身首分家,你可得经常看着点儿。”她假装惊讶的追问:“能够征服三界的大王,怎么会怕头发丝?”魔王又小声的说:“头发丝虽然小,但我的头发丝却会勒断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她听了以后,暗暗打定主意。于是,她继续为魔王斟酒,直到酒席散尽,她又扶魔王上床睡熟。这时,她小心地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未等魔王惊醒就勒到了魔王的脖子上。魔王的头立刻就掉到地上,头上滴下的每一滴血都变成了一团火,熊熊燃烧,而且迅速往人间蔓延。这时,婻粽布赶忙把魔王的头抱起来,大地上的火焰也就熄灭了,可头一放下,火又烧起来了。于是,六个王妻也都赶来了,她们轮流抱着魔王的头,这样火才不再烧起来。后来,婻粽布回到人间,但她仍旧浑身血迹,人们为了洗掉她身上的血迹,纷纷向她泼水。血迹终于洗净了,婻粽布幸福地生活在了人间。婻粽布死后,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每年过年的时候,就相互泼水,用洁净的水洗去身上的污垢,迎来吉祥的新年。
还有一种传说就是古代农时由一位叫捧麻点达拉乍的天神来掌管。但是,捧麻点达拉乍凭着自己法术高明,神通广大,乱显神威,为所欲为,想降雨就降雨,想降温就降温,弄得人间冷暖失调,雨旱混淆。天神英达提拉决定对给人间降灾降祸的捧麻点达拉乍进行制裁,但由于捧麻点达拉乍法术高明,众神仙都不敢动他。于是英达拉提就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去“串”捧麻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他把她们父亲如何作恶的事说了出来。七位善良、美丽的姑娘本来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就很不满,今天听了“小伙子”的话更是义愤填膺,决心大义灭亲,为人间消灾除难,姑娘们私下商议,要除掉十恶不赦的父亲,必须把父亲生死秘诀探出来。捧麻点达拉乍在谈笑中不知不觉泄露了自己的生死秘诀:火烧、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弓塞宰”(意为“心弦弓”)。
一天,姑娘们把父亲灌得酩酊大醉,她们趁他酣睡时,悄悄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了“弓塞宰”。当她们把“弓塞宰”对准捧麻点达拉乍时,他的脖子就断了,头颅一落地,就冒起火来,那火到处蔓延。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把捧麻点达拉乍的头轮流抱在怀里,直到腐烂。轮换时,姑娘们都要打来清水,泼在自己身上,冲去满身的污迹遗臭。
为了纪念那七位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姑娘,傣家人欢度新年时,都要举行泼水活动,以消灾除难,祝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傣历新年里的“腕脑”,就是捧麻点达拉乍的头腐烂的日子,泼水活动就在这一天举行。
更有的传说,一位崩龙族寡妇,省吃俭用,辛辛苦苦把儿子抚育成人时,眼睛已经瞎了。儿子见妈妈做活不如以前,非常不满,经常骂她。有一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儿子上山干活,看见一只羽毛刚丰满的小乌鸦,来回找虫子喂一只又老又瘦的乌鸦,儿子被感化了。他诅骂自己不如含食报娘恩的小乌鸦,决心要好好服侍妈妈。就在这时,又病又饿的妈妈给儿子送饭来,半路上一阵头昏跌倒了。凉风把她吹醒时,她想到儿子一定饿极了,急忙挣扎着往山上爬。爬着爬着,妈妈听见儿子从山上跑下来,她怕来迟了被儿子痛骂,心一横便撞死在路旁的大树上。儿子是来向妈妈认错赔礼的,见妈妈被他吓死了,哭得死去活来。儿子把妈妈埋葬后,砍一棵大树,用树干雕刻成妈妈的像供在家里。每年清明节的第七天,儿子上山采来花枝,蘸着清泉水洗木像。以后,这一天就成为崩龙族人的泼水节。泼水节是崩龙族青年寻觅意中人的好日子。清明节快到时,小伙子砍来最好的竹子编制竹篮。泼水节前三天,把精心编好、装有二至四个竹筒的竹篮送给自己看中的姑娘。到节日时,姑娘若把竹篮背在身上,则表明她已接受小伙子的爱情。节日的早上,大家围在庄房边喷水的彩龙周围,姑娘们依次登上高高屹立的彩龙旁的木架上,拿出背着的竹篮里的竹筒,把清水倒进龙身。彩龙喷珠吐玉,激动的人们手舞足蹈,象脚鼓越敲越响。泼水开始时,人们用花束在竹筒里蘸上水,轻轻地互相洒在肩上、身上、表示祝福。泼水节历时三天,最后是向老人手上泼水,祝其长命百岁。年轻人还要背水到各家,为老人洗手洗脚,请他们吃泼水粑。
黎若晴特意换上傣族人的衣服,完全融入节日欢乐的气氛。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铓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
黎若晴玩的欢快,完全没注意到不远处有个人一直在看着她。
疯狂的玩过之后,黎若晴又被拉着换上一身孔雀服,跟着民间的艺术家们,有模有样的跟着跳着。突然间一转身,看到那不远处的身影,愣愣的停下来。
“若晴,我找到你了!”妖孽的脸庞,明媚的桃花眼,若隐若现的坏笑,一切的一切让黎若晴的眼眶发热,泪水就这样滑落。
拨开围绕的人群,不顾一切的扑倒他的怀里。
“真好,是你来了!”
“恩,我来了。”夏言郗紧紧搂着黎若晴,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远处,林致维手抱着玫瑰,看着紧紧拥抱的黎若晴和夏言郗,唇角勾起苦涩的笑容,果然还是晚了一步。将那束火红的玫瑰放在路边的椅子上,林致维悄然离去。
如果这一切都是缘分,那么感谢老天,让我遇到你。可是注定,你不会属于我,黎若晴,你一定要幸福,我会永远守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