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朝堂之上,天子震怒。
而殿上跪着的陈贤,显然还没明白过来事情原委,只一直说:“皇上饶命……”
“齐江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皇帝明堂高座,一开口语气威严,不容半分疏忽。
齐江王战战兢兢地跪下,双眼放空,满面已是绝望的神色。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皇上,”此时一片寂静,都没人敢大声喘息,却忽然有人站了出来——而此人,正是琉煜,他说道,“启禀皇上,臣弟以为,齐江王虽然生活骄奢淫逸,却也不至于犯下‘侵吞赈灾银款’这滔天大错,恐怕背后还有指使之人。”
侵吞赈灾银款可不是小事情。上次因为赈灾皇帝费了很大的脑筋,却不料岔子出在这里!
齐江王的性子,朝中大臣亦有所了解,他绝非有这等手段之人。于是便有大臣站出来附和琉煜的话。
皇帝也知琉煜此言有理,便问道:“齐江王,供出幕后主使,朕可酌情减轻你的罪责。”
又是一片寂静。众人的目光都悄悄落在齐江王的身上,等着他供出主使,此时便可告一段落。同时亦有心虚之人,暗自将头埋得很低,怕万一牵连到自身……
似乎是过去了很久,齐江王才开了口:“是不是臣弟招供了,皇上便治他的罪?”
“只要有足够的证据能指证此人。”皇上开口。毕竟现在的证据,还不足以指证他的怀疑——与齐江王交情最好的,他自知道是谁。
(2)
“此人就是——”齐江王抬起头看看皇帝,目光灼灼地,又看向另外一人,同时抬手指过去,“临江王,玦翎!”
临江王,玦翎……此言一出,惹得满朝哗然!怎么可能呢?平日里临江王性情温和,又是举人皆知的善人,他怎会侵吞灾银呢?
就连琉煜,也当场震惊了,他明明计划好了,齐江王怎么会将黑锅扣到了临江王的身上?!
“皇上,臣弟说了,您怎么会不治他罪呢?”齐江王开口道。
皇帝也对他的招供感到莫名其妙,怎会是玦翎呢?于是问道:“临江王,你可有话要说?”
“只齐江王一面之辞,皇上若要治罪,我也没办法。但是没有真凭实据,我不可能服罪。”玦翎镇定地回答。
是了,没有证据。若是缙江王,在朝中名声并不甚好,有了一人指认,三人成虎,他便难逃罪责;可是玦翎……
“临江王的为人大家有目共睹,他怎会侵吞灾银呢?”有一名大臣率先站了出来。
“是啊,临江王没有动机啊,不能仅凭齐江王一面之辞就将其治罪。”又有人站了出来。
琉煜暗自心惊,他只是针对一人而已啊!“皇上,没有充足的证据,不可定临江王之罪。”他不得不站出来。
皇帝轻咳几声,隐隐觉得琉煜在帮自己找台阶下,追究下去也没什么好处,便顺水推舟了,说道:“此事真相还有待查明,先将齐江王带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