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一次绝命的刺杀、一个尊敬长辈的突然离去、一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别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的经历,让流觞成长不少。让她开始明白,遇见轩辕昊,成为瑞王妃需要的不是那个在花间嬉戏、喜形于色的单纯女孩。
在地宫累极昏睡的轩辕昊被四大影卫秘密护送回瑞王府,已经一天有余。内伤未愈导致旧伤复发,加上背部受创,他的情况有些糟糕,好在人是清醒着的。半夜从睡梦中被人叫醒,气急败坏的吴青澜见了,直说:“胡闹!”
为了让流觞放心,轩辕昊积极配合吴青澜,一点也不在意他报复性的治疗:疗伤的汤药苦不堪言也就算了,就连吃的膳食,饭后饮的茶,沐浴用的汤甚至晨起洗漱的水都被他“精心”调配,泛着浓浓苦味,再加上每三个时辰一次要命的针灸。短短一天一夜的时间,我们的瑞亲王恢复神速,第二天就能自行下床。
轩辕王朝三世十五年五月初一,轩辕哲登基,大赦天下,开始了他长达十八年的为君生涯。同日下旨昭告天下,瑞亲王轩辕昊诛杀国贼有功加封一等公爵。
亲王嫡妃曲流觞搬兵解皇陵之围特封为第一王妃位同皇贵妃;赐第一王妃娘家曲氏家族为第一皇商。
追封惠德贤皇后为惠德贤皇太后与先皇合葬;生母赵飞燕入主太后寝宫德坤宫尊为皇太后,却未赐封号。次年改年号为四世。
至于新帝生母赵飞燕没有加封为皇太后,百官猜测不断,民间众说纷纭。
新帝登基,百业俱兴。新皇沿袭先皇的政治手法并加以改进,采用怀柔政策巩固与邻国契丹、高丽的盟约,增兵援助两国边防。
对强敌突厥的用兵态度也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对迁居的各国百姓礼遇有加,无偿分给土地,免一年赋税。一时间,各国民间纷纷传颂轩辕王朝的仁德,大批边关百姓迁居天朝。
身负监国重任的瑞亲王轩辕昊,再领兵部,重组内阁,主张改君主独裁制度,由内阁学士共同辅政,力求国家决策更公正、全面。政见一出,掀起轩然大波,朝野再分三派。
皇陵之围牵涉面极广,但凡赵氏党羽本该一概削去官爵,没收家产,十五以上的男丁发配边疆做苦役,女子十四以上进军营为军妓。
好在,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赵氏一党也跟着受益,除主要头目处终身囚禁;先皇后赵飞燕未封号独享有皇太后之尊;原东宫太子妃赵雨荷因家族牵连未入中宫,封淑妃赐住潇湘殿;武郡侯赵雨辰常年镇守边关,对皇陵之围豪不知情;赵家老大、幺女下海经商,无心权贵。
换言之,天朝的政治格局变化不大,仅三公中的太师悬空。
新皇后宫空虚,只赵淑妃一人。赵雨荷经去往皇陵途中与瑞王妃的深谈,相信曲流觞才是最适合陪在瑞亲王身边的女人;同时感恩,新皇对赵家的宽容与仁慈,决心做一个称职的后妃,弥补三年的空窗。
民间传言,瑞王嫡妃善烹调,精书画,加上第一王妃的殊荣,与瑞亲王一起名声在外。引得宗室王族、百官家眷都以瑞王妃交好为荣,纷纷造访瑞亲王府,赵淑妃也是府上的常客。
民间亦传闻,瑞亲王爱妃成痴,不喜太多人接近。是以,诚心登门拜访的诸人多有被拒之门外。
瑞亲王府,后院桔梗园,临池小榭,“觞觞妹妹真是淘气,王爷在御书房同皇上处理国事,哪来的时间爱妃成痴?”面容姣好的赵淑妃自从与瑞王妃交好,也患上了爱调笑的毛病。
“姐姐,你也知道,皇上登基快三个月了,我家王爷每天起早贪黑,都快把御书房当家了。哪来的闲工夫管我干什么?”立志喜形不于色的瑞王妃,在新交友人面前依旧不成正形:左手揪着半大兔子的耳朵,右手插腰,命妇形象全无。
“妹妹,这是哪的话。王爷每天忙于国事,我们做妻子的应该感到荣耀,而不是埋怨。”想到同样忙于国事的皇帝,赵雨荷也显得有些落寞。现当下还好,至少夜里有他相伴;若是往后充盈后宫,自己指不定要独守到何时。
“姐姐说的道理我懂,可是?”说话间,真情开始悄悄流露,带着浓浓的担忧。
新皇即位,轩辕昊领众臣监国,新春科举新荐后生颇多,朝中格局变化大。整整三个月时间,没有一日的空闲,每晚送到书房的药汁,没有流觞盯着,总是凉透了还在案上。加上饮食不规律,轩辕昊的脸色较之前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消瘦。
玩命似的一个月后,流觞终于忍不住把人堵在寝殿,两人一夜深谈。最后,那人承诺等内阁辅政的政见一过,就停朝歇息一段时间。有谁知道,所谓的停朝休息是准备两人的大婚。
先皇驾崩,全国百姓居丧,三个月内不得婚嫁。于是,瑞亲王迎娶嫡妃的日子被定在新皇登基后的第三个月,八月初六。
所谓内阁辅政,即重整内阁,选布衣出生的新荐谋臣、进士为学士、少学士,每天两名学士轮流到御书房协助皇帝处理朝政。由监国瑞亲王,督察院左右御史,原内阁学士提出,二公三孤作保。
理由有四:一,可以大大减少皇帝和监国大臣每日处理朝政的数量,避免皇帝一人独断专行;二,重整内阁,吸收更多的贤能之人效力天朝,广开言路;三,分散六部过于集中的权利,避免外戚坐大,再出一个权倾朝野的“赵太师”。
轩辕昊折子一呈上,新皇欣然接受,全力支持;朝野掀起轩然大波,一夜之间分三派。革新派:以瑞王党为主,占半数以上;六部当中,四部持反对态度,认为祖制不可废为守旧派,占三分之一;剩余的多为观望派,坐山观虎斗。
从支持的力度上看,政见的实施已成定局,新皇即将搬旨昭告天下,却遭到瑞亲王的制止。于是,坐拥天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兄弟俩,自合璧以来第一次意见不合。
文武百官呆立,一身蟒服、半生戎马的瑞亲王立在金銮殿中央同御座上的新皇对视,苍白消瘦的手掌捂着薄唇轻轻咳嗽。
“皇上,且听臣下一言。”听罢,御座上的那人正襟危坐,洗耳恭听。
“当年臣修养于江南初遇拙荆。醉心商贾的女孩曾说,泱泱大国不是几个贤能出众的官员可以左右,也不是一个圣明的君主能守候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既然有如此之多的同仁不赞同臣等政见,必有其认为不妥之处。”冗长的进言,说话的人停了停,调整呼吸继续说。
“臣下恳请皇上下旨,给认为不妥的同仁一个出言的机会,也给吾等一些时日完善政见才是。”不急不慢,不轻不重的陈词回荡在众臣的耳边,飘忽在大殿之上。
“瑞亲王所言甚是,臣等请求皇上应允!”不等皇帝表态,一干大臣悉数跪地请求。从某种角度看来,瑞亲王在朝中的呼声过高,甚至有盖过新皇声望的可能。
即使新皇深知瑞亲王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但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决心傲视天下的男人来看,不忌惮是不可能的。
立志要倾尽一生保护弟弟的哥哥,无心权利、身不由己的弟弟,兄弟俩今后的命运到底如何发展,是坚守最初的约定,还是事与愿违?我们不得而知。
时光流转,轩辕王朝四世新皇登基两月有余。新政权温和友善的外交手法,使得四国边境百姓纷纷举家迁至天朝。盟国高丽、契丹尚且如此,就连定居边境的突厥汉化部落也纷纷效仿。
突厥王庭政变过去已有一年之久,哀伤已经远去。新可汗上任一方面承袭季候商汉化政策,一方面举兵兄弟部族,使得突厥国力有了一定提升。但国民数量持续地减少,立志宏图革新,以统一游牧草原大小部族为问鼎中原第一步的季候勇终是慌了。匆忙集结各部大小可汗在穹庐大帐,秘密的举措正在慢慢被策划。
七月的宣城,气候温湿。在这天时地利俱佳的时候,满城的木槿花争相竟放。宣城的黄昏总是让人迷恋,正如木槿的花语:温柔的坚持。除去江南如画的四季美景,流觞也爱上了宣城的木槿。
近段时间,轩辕昊统领内阁大小学士,忙于新政的修改、推行。一个人的时候,流觞会提早收工。领着小玉漫步街道,望着两旁葱郁、簇满枝头的木槿,总会特别满足,就像那人一贯的姿态:温和,宠溺。
今天是新一轮朝会的第十天。距离寅时还有好一段时间,流觞刚刚醒转,准备起身。意外发现床边有人,身着朝服的轩辕昊坐在床边,一脸微笑的看着她,“昊,今天好早!”
“觞觞,明、后天休朝两日。今天你要打点好商行,乖乖等我回来!”伸手理理流觞蓬乱的发丝,那人一日既往的温柔。
“两天吗?不是只有一天!”轩辕王朝历代君主勤政,上朝十日,休息一日。
“觞觞,你忘了我们一起研讨的新政了?现在内阁学士轮流辅政,许多政事不必在朝堂上解决。所以改成了休息两日!”内阁辅政是流觞根据商行运转机制,在一个月之前同轩辕昊提起的。
曲氏商行凭借着超强的实力在宣城立足,加上第一皇商的庇护,已经扩大了五倍有余,南华布庄也自立门户。曲流觞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却空闲依旧,这也取决于她商行独特的管理模式和运转机制。
“哦!”刚刚转醒,流觞还是有几分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