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敬,公瑾真的。”诸葛亮见鲁肃身披孝服,面色憔悴,想必是这些日子以来,少不了哀伤痛哭,如若不然这副样子,装是想装不出来的,周瑜若是有心作戏,这戏怕是也不会这么逼真,除非他连鲁肃都蒙在鼓里。
鲁肃一听诸葛亮询问周瑜,顿时悲伤袭来,含泪重重的点头,不语。
“子敬,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是节哀吧。”诸葛亮见鲁肃这副样子,心中倒是有几分信周瑜真的是亡了。
鲁肃听罢,更加悲伤,背对着诸葛亮擦了擦眼泪,抬起袖子,挥了挥,好不悲伤。
“公瑾啊!想你我当初切磋兵法,比试阵法,我叹你之智慧,你惜我之才华,想想分离才不过几载,你怎么就。”诸葛亮见鲁肃背对自己,便趁机来到周瑜停棺之处,对着周瑜的棺材就是一拍,然后大声哭道。
谁知诸葛亮这一拍,自己亦是一愣,这棺材。不是空的,难道。周瑜真的就这么死了。
见诸葛亮放声大哭,鲁肃心中更加难受,自从孙策去后,东吴内部主战派与主和派一直僵持不下,在内部,孙权主公之位并不牢固,而于外,曹操又虎视眈眈,自己与周瑜可谓是费下来,可如今旧人却已不在,鲁肃越想越心痛不已,以至于扶柱而泣,久难平静。
而诸葛亮在确认棺材里确实是躺着周瑜之后,心中之惑虽然解开,可是那抹孤寂感也随之而来,周瑜于自己来讲,即是敌人,又是朋友,周瑜的才气并不亚于自己,能与周瑜为敌,对于自己来讲也算是人生一大乐事,可如今,劲敌已亡,危机已除,放眼望去,这天下能让自己认真用心去琢磨的人便再也没有了。至少现在是没有了。
诸葛亮看着手下的棺材,发自内心的叹了口气,满是感慨的轻轻的拍了一下棺木的棱角处,只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拍,竟然将已变的命轮又重新拉回到了正轨上。
“诸葛先生,虽然你与大都督生前是挚友,但在都督的灵堂上如此,恐怕是不妥吧!”始终站在一旁的吕蒙,冷眼看着诸葛亮三拍周瑜的棺木,语气不善的提醒道。
吕蒙虽然也伤心,但是军人的意志告诉他越是这个时候,就越不能感情用事,所以在整个另堂内,只有吕蒙一人始终面无表情。
“罢了,罢了,公瑾,我今日就送你至此吧,你早生离开这混沌的时间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诸葛亮看都没看吕蒙一眼,只是看着周瑜的棺木,感慨的说道,说完向小乔和鲁肃等守灵人,深鞠一躬便转身就要离开,鲁肃要送,诸葛亮以需守灵为由,拒绝了鲁肃的好意。
“慢着!我东吴岂是你想来就来想走便走的!”诸葛亮刚刚踏出灵堂,吕蒙便紧随其后,将其拦住。
始终跟在诸葛亮身后的赵云见吕蒙满脸杀气,立马上前挡住诸葛亮,与吕蒙对峙,而诸葛亮则是站在原地,面无表情一动不动的看着怒气冲冲的吕蒙。
“孔明?”正在吕蒙将要拔刀之际,忽然听见一丝疲惫的声音传来。
三人的目光虽然都未曾转动半分,但只听声音便都知那是芝博。
“孔明?你怎么在这里?”芝博见三人对峙,心叫不好,若是此时动起手来,吃亏的必是诸葛亮,芝博立马上前,打破紧张的局面。
“子明,你在干什么!”听见外面有些吵闹,立马出来查看发生了什么事,谁知一出门便看见对峙的两方,鲁肃一扶额头,立马上前喝住吕蒙。
对待蜀军,鲁肃一向主张联合,若是此时诸葛亮在东吴出了事情,想必刘备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如今东吴刚刚折损了一员大将,到时候若是东吴与蜀开战,曹操再领兵来袭,对于东吴来讲,轻则痛失城池,重则就连这百年的基业都不保,到时候,莫说是共谋大业了,怕是连尸骨都不知道该埋到何方。
吕蒙听见鲁肃阻止,又看了看旁边满脸担心的芝博,终究是收了手,轻哼一声,便又回到了周瑜的灵堂之中。
“孔明,失礼了。”鲁肃拖着疲惫的身子向诸葛亮赔罪。
“子敬莫要自责,如今孙刘两家在不可有任何嫌隙,东吴主幼,堂中大臣对于蜀军的态度也是泾渭分明,想要重修秦晋之好,这其中少不得子敬的斡旋,子敬切记要保重身体。”诸葛亮上前扶住行礼的鲁肃,长叹一气说道,鲁肃听罢,亦是重重的点了点头。
二人在亭中攀谈了许久,诸葛亮才准备离开,看见刚刚在灵堂拜祭完周瑜的芝博,诸葛亮迎上前去。
“孔明。”芝博见到一言不发的诸葛亮,勉强的扯出一抹微笑。
“同我回去吧。”诸葛亮看着面色苍白的芝博,诸葛亮终究没有说什么,只是上前拉住芝博的手淡淡的说道。
“孔明,你先回去,我在这里还有些事,等事情一完,我就回去找你。”芝博同诸葛亮走到周府门口,芝博松开紧握的手,看着诸葛亮认真的说道。
“那你小心,要是有事的话就去找子敬,他会帮你的。”诸葛亮凝视芝博许久,无奈道。
“恩。你也早些回荆州吧,这里毕竟不安全。”芝博上前理了理诸葛亮的衣衫,嘱咐道。
“好,你自己小心。”诸葛亮看着芝博轻柔的动作,温柔说道。
“孔明,等事情完事,我们就避开这乱世,回到卧龙岗好不好?”芝博看着诸葛亮温柔的笑容,突然上前抱住诸葛亮,将头埋在诸葛亮的胸前,深吸一口气道。
“好。”诸葛亮抚了抚芝博的后背,温柔道。
“孔明,你又瘦了呢。”
“子敬,这是大都督临终前让我给你的。”周瑜的棺木回到东吴已过三日,在这三日中并无任何异相发生,吕蒙只能将希望给予周瑜临终前写的那块锦帛上,希望能有什么回天之术。
“如何?锦中都写了什么?”吕蒙看着皱眉的鲁肃,心急的问道。
“公瑾有救了!公瑾有救了!”鲁肃并没有理心急的吕蒙,只是反复的将锦帛看了许久,忽然大展眉毛,高兴道。
“快说!是什么法子?”吕蒙一听,心中大喜,自知自己的推断没有错,周瑜果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公瑾锦中说他自己给自己卜了一卦,若是自己棺木到吴三日后,仍无异相发生,那么在第四日必有贵人来救!如今恰巧是第四日,事情成与不成全在此日!你我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鲁肃半忧半喜道。
“等?这。”吕蒙听着这不着边际的话,满是怀疑。
“当初郭嘉也是遗计定辽东,想必公瑾的本事也不在郭嘉之下,我们只需等着便可。”虽然鲁肃这么安慰吕蒙,其实在他心中亦是没底。
“若是如此,那贵人会不会是诸葛亮?”吕蒙虽然不相信诸葛亮会出手救周瑜,但是凭着诸葛亮的本事,还是有可能的。可若是那样的话,自己险些杀了诸葛亮,若是再求诸葛亮来救人,他会答应吗。吕蒙看着面色凝重的鲁肃犹犹豫豫的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们姑且等等看罢,若真的无人再来,那我就去找诸葛亮。”鲁肃也是在怀疑,不过还是不能轻举妄动,若是那便好,若不是的话,以诸葛亮之才,若是知道周瑜还有还生的可能的话,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那边两人在纠结的等待,这边的芝博在送走诸葛亮之后,则是立马返回周瑜的灵堂,将鲁肃与吕蒙叫到了一边。
“子敬,公瑾的棺木抬回东吴之后有没有什么异相?”芝博将二人带到了一个较为隐蔽的位置,左右看了看,随即问道。
“并无任何异相,芝博为何这么问?”鲁肃看着神神秘秘的芝博,心中大惊,立马与吕蒙对视,只见吕蒙也是面色一顿,二人不谋而合的心中一紧,难道贵人就是她?
“子敬,你听我说,现下我有一妙计,说不定可令公瑾起死回生,这不过这法子狠毒了些,子敬可愿意一试?”芝博并没有发现鲁肃与吕蒙的异常,只是一心扑在救周瑜这件事情上。
“芝博尽管说。”鲁肃一听芝博这样说,更加确定那锦中的贵人指的就是芝博,眼见周瑜还生有望,鲁肃立马追问道。
“给。这锦囊中的字我虽认不全,但是还是能看懂个大概,想必对公瑾会有帮助,只不过,若是救回公瑾的性命,怕是还要牺牲另一人。公瑾若是成功还生,那做出牺牲的那人,轻则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命格,重则则会直接殒命。”芝博将司马徽留给自己的第二个锦囊交给了鲁肃,自己则是在旁边给鲁肃讲着其中的利弊。
“如此便好!无论能否成功,都要一试!”鲁肃将芝博的锦囊研究许久,见锦囊中的回生之术十分精妙,不禁激动道。
“只不过这换命之人。”芝博见鲁肃的态度如此坚定,心中的大石也放下了,毕竟周瑜死后,这东吴的大都督之位就非鲁肃莫属,历史上有不少因利害命的例子,这个时候,若是鲁肃出来阻拦,那么周瑜必死,还好鲁肃如此坚定,可见鲁肃也是个真性情的人。
可是转身一想,若是想要周瑜起死回生,那么就必须得有一个换命的人,这人必须得发自内心,心甘情愿的将自己的命格奉献出来,不可受人强迫,若是被逼或是事先毫不知情的话,那么这副锦囊妙计也是无用。
“芝博放心,公瑾的命由我来换!东吴少了我鲁肃可以,但不能少了他战神周瑜!”鲁肃听罢,立即双眼放光的发誓道。
芝博一听,顿时对鲁肃钦佩不已,为了东吴他也以择重去轻,为了百姓,他可以散尽家财,而为了朋友,他亦可以奉献生命,这样的人格,这样的铁血心肠,怕是世间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