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可思议的看着那个怪模怪样的女子,急忙搀起她嘴里尽是埋怨与疼惜:不是告诉你不要惊扰到她休息嘛,你怎的如此不听话。那个女子用着哀怨的眼神看着沐璇儿,沐璇儿没由来的攒紧了手中的被褥。
我好久没见哓雪了。声音里充满了委屈。
凌厉秣也不忍责备她,音调变得低又柔和:可你得梳妆打扮,不然会吓着哓雪。他指了指还余惊未了的沐璇儿?她好像明白些什么,内疚的将头埋的很低。
凌厉秣疼惜的挽着她的手:我们先去梳洗一番,再看哓雪可好?沐璇儿也不知那女的应了没应,总之她是被他带离了。
沐璇儿起身梳洗一番,打开房门就闻到一股清香的饭菜味。
往桌上一瞥,不过是两样简单的菜色,一样是豆腐,一样是韭菜,食的却是豆饭藿羹,并非大米。
此刻,凌厉秣正笑容满面的搀着一位秀外惠中,明眉大眼,嘴角咀着一丝和蔼的笑容。像沐璇儿缓缓走来。
她拉着沐璇儿坐在桌前,手里一边往沐璇儿盅里挟着菜,一边疼惜说道:多吃点,在外面定没能好好照顾自己,瞧你都消瘦成这样了。沐璇儿受宠若惊的捧起了盅,附和回应着。
晚饭过后,凌夫人又拉着沐璇儿,说教她刺绣,一个早上沐璇儿就跟着她在那刺绣。到了晌午,吃过午饭,凌夫人就去休憩了。
凌夫人至今还不知情吗?沐璇儿来这之前也听苏宸曦说过,凌厉秣就只有一女,凌夫人身子本弱,生下哓雪就更弱了。因此生下的女儿也自小多病。
后面就不得而知,总之他说安排做他的女儿是最好的选择。确实如此,若她无身份进去,必然惹来非议。而长相便可用胭脂掩盖。
凌厉秣听了停下手上的事情,坐在石阶上,叹息说道:她先前是知道的,后来就忘了。沐璇儿还没开口问明原因,就听见他诉说着往事。某日,一位得道高僧来讨水喝,为感谢他好意,告知凌厉秣若不将他女儿送到尼姑庵休养,就连三岁也活不到,若早些送去,至少能一生长伴青灯。他们本是不信,直到她快至三岁时,夜里突发高烧,怎么也退不了。两人想起高僧说的话,抓住一线希望,把她送进了尼姑庵,整夜她受到诵经与檀香的熏陶,到了第二日,高烧就退去了。
他们二人为她能活的长久,也便将她放在了尼姑庵。没有了女儿陪伴的日子,凌夫人身子一天不如一天,最终思念成疾。醒来就嚷着要找女儿,他们后来几乎每日都会去尼姑庵,可后来,那里的人对他说,哓雪身子弱,不宜多见世俗之人。若多见,身子便羸弱不行。何况她已然度入空门,本不应多与外人接触。凌厉秣不得不欺骗凌夫人,说若想让哓雪回到身边,就得不去见她。等她芳龄十八便回到她身边。她也就那样每天都等着,而且她有时精神好,有时精神不好。
精神不好时就蓬头垢面,怎么劝说也不肯沐浴,精神好时,每日都要沐浴三次,说是要以好的面貌,来等哓雪回来。可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哓雪是不可能回来的,因为她已经完全成为了六根清净之人。有次凌夫人,发了疯的要找哓雪,他也只能央求哓雪下山一次。可哓雪却对他说:施主,我已是佛门中人,世俗的一切,皆与我无关。而周边的人,都知道他有女儿,女儿也没死。却不知他女儿在哪,也从未见过他女儿。如此一来,做他的女儿,确实是个不二之选。
那你会答应,是因为那是皇命还是?沐璇儿好奇的问着,里面也包含对他虚荣心的猜测。他埋头沉吟:为了她,也为了自己。沐璇儿知道那个她是指凌夫人,她不能感受一个人得承受,自己有女儿却不能相见的无奈。她更不能体会,明明有女儿,却把他人当女儿疼的那种自欺欺人的心情。但这大概就是她还不能够体会到的爱情,与亲情。这几日子,沐璇儿发现凌夫人几乎就与常人无二,甚超于常人。沐璇儿跟她学习会修剪花草,做女红,也听她讲茶道,偶尔两人会闲殇赋诗。小日子过的平淡而快活。凌厉秣有时出去体察民情,劝导农业。回来就烧饭菜,这里是两天素,一天荤。虽是粗茶淡饭,可大家好像都很满足。
时间总是无情,转眼就要到了元宵节。
晌午,皇帝向凌宅赠送订婚彩礼。彩礼包括大量的马匹、甲胄、丝帛等,送礼队伍由皇帝特命的大婚专使持节带队,从龙銮殿出发,出龙銮门中门,浩浩荡荡来到皇后娘家。凌厉秣早已迎候在大门外,见专使赶到,急叩头谢恩。仪式完毕,专使回宫向皇帝复命。
小小的宅子一下子就被塞的满满的。引来四邻的好奇。
然今夜凌宅的人,都彻夜难眠。
屋内大家已然僵持一阵,偶尔间能听到抽抽搭搭的哭声。凌夫人牵起沐璇儿的手,用哀求的语气对她说:雪儿,我们不嫁好不好。宫里的人都不善,待娘亲看见有好的,再嫁好不好。那明眸大眼,因泪水的点缀在盈盈发亮。里面竟含不舍之情。沐璇儿明白凌夫人为何如此不舍,她也能理解她此刻的心情,因她也一样是那般不舍。人家是皇上,哪有我们说不嫁就不嫁之理。若日后你想她,我们可以进宫见她。凌厉秣说话声音越来越小,他自己也不确定能不能进宫。
何况他们本没有血缘关系。凌夫人一直在啜泣,沐璇儿只能在一旁安抚她。天还未亮,那接踵而至的脚步声已经停在了凌宅的两侧。凌厉秣再次打开门,觉得时间恍如丝。沐璇儿刚来这的情景还浮现在眼前。御林军总统慰问了凌厉秣后,就命宫人进去替沐璇儿梳妆打扮。沐璇儿看见一群人有序的走了进来,一下子就把这个小闺房给占满了。由于很多环境的限制,更显妩媚雍容,雅致的玉颜上画着清淡的梅花妆,原本殊璃清丽的脸蛋上因装化的浓郁而褪怯了那稚嫩的青涩显现出了丝丝妩媚,勾魂慑魄。她们将沐璇儿请出了房门,此时门口又来了一批队伍。
原来迎娶之前,还要再来一次大征礼,除了鞍马之外,再加黄金200两、白银1万两、缎1000匹、金银茶具和银盆等实惠的财物,除此之个,还要发妆奁360抬。发完妆奁后,两名正副册封使臣,带着册封皇后的制敕和“皇后之宝”走了进来,正册封使臣他手拿金册,屋内的人皆跪在了地上听候宣读:玄荣初年元月十五日,册立凌氏哓雪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册封使分别将金册,金印颁给了沐璇儿。
皇帝娶皇后这场大婚,是举国上下的盛典,天下臣民皆同庆“天喜”。大婚婚仪隆重盛大,豪华奢靡。此时天未大明,那些小道就已经被堵的水泄不通了。经过册封礼后,又有两福晋、八命妇先到正屋谒见沐璇儿,然后伺候梳妆。这时帮她梳的是及笄少女的发型双凤髻,一边插一支双喜如意碧玉簪。随着钦天监一声:吉时到。总管太监来到沐璇儿跟前:皇后吉时已到。并将两个苹果,交到沐璇儿手中。亲王福晋为她披上盖头,再把苏宸曦亲笔书写的“龙”字和一柄金如意放进喜轿中,就恭恭敬敬地把沐璇儿送上轿子。
喜轿由16个人抬着,旌旗扇、平金绣凤、宫灯300对,由穿红缎绣花褂子的校尉持着,走到最前面,御前侍卫扶着凤舆轿扛扈卫左右,两福晋、八命妇和扈从的王公大臣,紧紧跟在凤舆的后面,连绵数里,轰轰烈烈地进入大兴门。
城内外已喜气洋洋一片。宫在前三殿、后三宫都用绸带搭起彩架,大红喜字、吉祥语句图案抬头可见。从大清门到坤宁宫的青白石御道上,铺满了红地毯,御道两侧有路灯400对,各式彩灯30对,仿佛天河上的鹊桥。
凤舆入大兴门时,午门楼上钟鼓齐鸣。
沐璇儿听见总管太监高扬的声音:皇后娘娘进宫。苏宸曦得到禀告后,由八名少年亲贵执宫灯引导,在御前大臣和御前侍卫的扈从及礼部堂宫的照料下,来到凤宁宫大婚洞房的东暖阁前殿等待举行婚礼。
凤舆停在正南天喜方位,沐璇儿在两福晋、八命归和宫女护侍下,跨出轿门,她一手拿着一个苹果表示“平安”。随后由亲王福晋接过苹果,福晋又将装有珠、宝金银小如意和米谷的宝瓶递给沐璇儿,沐璇儿捧稳象征“吉祥如意”的宝瓶之后,即沿着御道,经过龙延宫和昭仁殿之间的通路,进入龙、凤两宫之间的泰合殿。
这个殿是帝、后大婚行礼专用场所。沐璇儿进殿时,在殿门前横放着一个朱漆马鞍,鞍下放着从她手里接过来的那两个苹果,上面铺着一条红毯。
沐璇儿在六对藏香提炉的引导下,跨过“平平安安”的苹果马鞍,被引导到西首站立,等候拜天地。
苏宸曦算好了时刻,等沐璇儿刚刚站好位置,即由凤宁宫出来,站在东首与沐璇儿相对而立,在欢庆的鼓乐声中,一起下拜,九叩礼毕,成为“结发”。
拜完天地,苏宸曦,沐璇儿在凤宁宫东暖阁行坐帐礼。
礼王福晋将名为“子孙饽饽”的饺子煮好并呈给他们。沐璇儿一咬发现里面是生的,想到今天经过冗长的礼节,为了快点结束,将它吞了进去。只听见旁边一声嗤笑。
礼王福晋见她还没有把饺子吐出来,尴尬道:皇后娘娘,饺子还是生的,不能吃下去,咬一口就得吐出来,藏在床褥下面,这样就可以早“生”皇子沐璇儿便照其言做,这番仪式后,苏宸曦暂到前殿休息等候。福晋命妇为沐璇儿上头“开脸”,然后重新梳头,将双髻改梳为扁平后垂、无碍枕上转侧“燕尾”,仍旧插戴双喜如意簪,另外插一朵红绒制的“福”字喜花。
打扮好后,才开始做宫里称作“团圆膳”的合卺宴,这时福晋、太监、宫女全部跪安退出,大婚洞房门窗被轻轻地合上,苏宸曦侍卫中结发夫妻们在洞房外,击着檀板用满语高唱“交祝歌”。他们二人这对在一片祝福声中相对而坐,饮下交杯酒,完成合卺礼。
宫中女官扶沐璇儿坐上龙凤喜床,为她摘下凤钿,换上龙凤长袍。入夜,洞房之内花烛融融,温馨一片,宫女端来了长寿面。他们二人吃完长寿面,双双步入红帷。此刻,宫女都已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