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窗外,一个熟悉人影猛然消失在他视线。他飞快的跑出了门外,左顾右盼,就是不见有任何动静。
回到房里,他将窗关上,在她的唇瓣上轻轻一吻,犹如蜻蜓点水般,小心翼翼。
你只能是我的。这是他第一如此想将一个女子,占为己有。即便她有些阻碍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可他不介意。只要她在身边,他便觉得心安。
他合上了门,负手离开。
在暗处有双眼睛,散发着幽怨的气息。
他回到房里,就冷声的说着:沣,拿着这个令牌,让木炎教彻查王上这突发的事情。速速就去。说着,他在桌子上放了一个棕色木牌,上面刻着炎令。在其下还有一个像旋风的符号。
次日清晨,沐璇儿睁开眼睛,觉得自己的腹部很重,眼睛一往下瞟,她吓得跑下了床。
指着刚睁开朦胧双眼的苏宸暄,支支吾吾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昨夜,我们拜堂成亲,已是夫妻。夫妻同床共枕,还需再问吗?”略略沉吟,眼中精光一轮。
沐璇儿被他的问话,问的无法应答。
想起他们已是夫妻,如花似水的脸颊,染上一抹了如同牡丹色的花朵,红晕而迷人。
苏宸暄坐直了身子,缓缓的向她身边靠近,牵起她那纤细的素手,用双手捂住,对其呼气,沐璇儿只觉一股暖流引入了身体。
耳边是他疼惜的话语:“还是初冬,手就如雪般冰冷。”他抬起眼眸,深深的凝望着:“日后,它的温度就交于我。”说罢,继续对其呼气,偶尔会搓手,渐渐她的手,也变的暖了起来。在她的内心深处的某个幽暗的角落,也悄悄被点亮起来,只是她自己不曾发觉。
想起他刚才说的话,月容般的样貌,又飞上了两片绯色。完全忘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
就在她失神的那一刻,她的手被一股强劲拽了过去,整个人横着躺在了床边。正欲起身,苏宸暄一个反身,将其压在了他身下,高度起伏的心脉,令沐璇儿全身都戒备了起来。
眼里的柔意,霎时,变的无情而又遥远。
她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将他猛然的推开,苏宸暄猝不及防的装上了床梁的木板。那响声敲击在了沐璇儿的心上,她扭头一看,见苏宸暄捂住头,用着无辜的眼神,看着她。
沐璇儿的愧疚上了心梢,跑回床边,将他的头扳过自己的跟前来,对他感到很是歉意的问着:“伤哪了?”
“这。”苏宸暄指着心口的位置,连续的说了好几声。
沐璇儿捶打了他肩膀一下,娇嗔道:“让你骗我。”
苏宸暄咧嘴一笑,什么也不说的盯着她看。
弄的她不是很自在,好不容易想到了几个字,却被他先说了:“倘若我真的骗了你,你会如何待我?”他的表情忽然变得严肃了起来。
沐璇儿不知他是不是指的是他的那个身份,还是还有瞒着她的事:“到时才知。”
“我用之前你欠我的两件事情,来换你一个承诺可以吗?”苏宸暄扯住了她的手,急切的问道。即便他对那事有十权的胜算,可对她的事,仍是一点把握也无。
“什么承诺?”她好奇的问着。
“不管以后发生什么,都要信任我。”
沐璇儿觉得这个还过的去,只是对他的信任而已,便应承了他。
苏宸暄兴奋的跑下床,将她紧紧的抱在了怀里,轻轻的吻了她的额头。
沐璇儿的尴尬的找了个话题,分开了他们之间的距离:“你的父王,如何了?”这也是她所在意的。
“太医说他还能撑一段时日,只是比较受罪罢了。”说话的语气,逐渐变的小了。
沐璇儿觉得自己其实也是个鄙陋之人,为了复仇,不惜伤害那么多人。无论苏宸暄的目的是什么,毕竟不曾伤害过自己。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应该继续吗?她无从得知。
“我去找些吃的。”沐璇儿每次想要拉开他们之间的距离,都只能想到这个。
可谁知道,苏宸暄不知打哪来的兴趣:“一块去。”说着,就起身拿起架上的羽绒穿上。
沐璇儿本欲拒绝,他却边穿边说着:“刘妈可能去寺庙了,应该没有留下什么吃的。所以我们一道去看看吧。”沐璇儿还未来得及准备,手腕就被他拽着。
来到厨房,所有厨具都整齐的摆放在那,不见一点剩菜剩饭。他们将这翻了个遍,只有面粉而已。
沐璇儿想说到外面买些菜回来,苏宸暄让她用面粉做糖面,说是:“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新娘下厨,煮糖面分赠四邻。由于二日的习俗,与娘家有关,省去也无妨,今日就做糖面分四邻。
沐璇儿让苏宸暄取来柴火,并生火煮水。自己拿来木盆,将面粉倒入其中,加水搅合。
二人忙了一个下午,才将糖面煮好。
看着眼前一大盅的糖面,二人分了两小盅,其余的他们准备分四邻。
然沐璇儿说正门出去分四邻,太招摇,还是送给后门的四邻较好。
两人来到后门正对面的一个宅子。宅子不大,倒也素雅,门旁的两盏灯笼是灭的,而且上面还有烧破了的痕迹。沐璇儿犹豫的看了眼苏宸暄,苏宸暄笑着抬起了手,欲作开门之状。门就自己打开来了,从里面走出了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拄着一根长棍,步履蹒跚,手里拿着一根快要燃尽的蜡烛。
他们二人没有开口说话,默默的在一旁看着他,将长棍立在门的一边,手不停在空中摸索着,等他摸到灯笼时,顿满皱纹的脸上有一丝喜悦。他将蜡烛倒着点灯笼,却没有点着,他的手在灯笼上摇晃着,还用手伸进灯笼里,摸住灯芯。他们二人都知,他是个盲人。
如此往复,终于点着了。他要点第二个灯笼时,沐璇儿将盅交给了苏宸暄,跑去将他的蜡烛夺了过来,替他点好了灯笼,才将蜡烛吹灭。
老人用着颤抖的节奏问道:儿阿!你回来了吗?沐璇儿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对他柔声细语道:我是来送糖面的。老人呆愣了几秒。后又笑着说:是糖面喔,谢了谢了。他连声感谢。
要不我帮您将它端进去吧。沐璇儿轻声询问着。
老人也没有反对,就让她进去。
宅子里比较干净,比较多的是兵器。
他们来到大厅时,老人请他们坐下,说请他们喝茶,沐璇儿连忙拒绝,看着这单靠月光维持的宅子,不禁好奇的问着:您是一个人住吗?老人维艰的应了一声。
沐璇儿出于关心又继续打探着:您的儿女呢?您点灯笼是为了您儿?老人嘴角咀着笑容:我就一个儿,我的儿去参军了,他说等他成了将军他就会回来的。我怕他找不着回归家的路,就点着灯笼,让他看见。老人的话里充满着自豪与沧桑。沐璇儿与苏宸暄对视了一眼,心里百感交集:那往后您的日常饮食,就交给我如何?不用,不用,我儿说不可麻烦别人家。老人的手在空中比划着。这是什么样的儿子,独自留老人一个人在家就罢了,还不许他麻烦别人。沐璇儿在心里埋怨着,嘴里却笑盈盈道:这不劳烦,老人家您就应承我吧。
苏宸暄也附和着说:老爷子,您就应承我娘子吧,否则她准失眠几天几夜。沐璇儿听见娘子二字,瞟了一眼他。他也只是笑嘻嘻的回应着。姑娘的相公也在呀!若苏宸暄不开口,老人还不知道苏宸暄的存在。新婚燕尔,娘子在哪,我就在哪。这话逗的老人哈哈大笑。如此甚好,甚好。老人说话期间,在怀里摸攒着,他拿出一块包裹成一团的紫色布帕,里面躺着一根细白玉簪,这簪子很普通,除在簪子的顶部嵌了一颗红玉珍珠,再无其它修饰。
即便普通,却让人看了爱不释手。家徒四壁,也就只有这个才体面些。这个算是新婚之礼。来,给你家娘子挽上。他将簪子递给了苏宸暄。苏宸暄接过簪子,用不太熟捻的手式替她挽上。白玉簪子在她乌黑幽亮的发丝上,焕发着熠熠光辉。他们二人又陪他聊了会,才离去。吃完糖面,我们去外面瞧瞧吧!苏宸暄边吃边提议着。沐璇儿没有回答他,只顾着吃盅里的糖面。她觉得很是怪异,刘妈去寺庙祈福,至于将府里的人都带走嘛。想着,她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苏宸暄没有留意到沐璇儿的这一举动,一味的就顾着吃盅里的糖面。他吃完自己的,就看着沐璇儿的,弄的她食欲不振了。沐璇儿孥了孥嘴,将盅推到一边:不吃了。那赶紧走吧!苏宸暄说着就拉着她的手往外跑。今晚的街市依旧繁华似锦,人潮拥挤,他们二人在人流群中穿梭着。
卖灯的老人说,若是在这灯上写下彼此的名字,便会有白头偕老的缘分。于是苏宸暄笑笑,不知从哪里来了一盏灯,握着她的手,执笔写上他们的名字。
好。好。厉害阿。某处地方聚满了人,人们的掌声只涨不落,呼声也越来越澎湃。沐璇儿的好奇的瞟了一眼,被拥挤的人潮挡住了视线,看不见里面在干些什么。苏宸暄留意到她的小举动,停下脚步,在她耳鬓说着:想看吗?沐璇儿吓的猛一回头,柔润的双唇,恰好碰上了他的唇,耳朵的红润已经表示出她的羞涩程度,她偏过头,两唇分离。
苏宸暄仍旧恋恋不舍般看着摩擦过他的双唇。我们也去看看吧。为了缓和刚才的尴尬,沐璇儿提议着。苏宸暄凡事依她,也无意见。只是看着眼前如雨水密集的人潮,沐璇儿不禁犯愁了。只听见苏宸暄大喊:那怎么着火拉。就立即闭上嘴,躲在人群中。沐沐大家听了都喧闹了起来,四处观望是哪着火了,生怕是自家,或邻家殃及于自家。
有有有的看不见自家,就退出人群寻看起来。顿时,人潮稀稀落落。他们二人乘机跑到了前面。有有直到有人说是唬人的,又恢复成了刚才的阵容。沐璇儿不得不佩服比闪电还快的速度。有有在人潮的中央摆放了许多小物品,这些物品精致细腻,寻常女子见了就喜爱。有有有个男子背着他们,手里拿着几支类似箭的竹子。有有站在其身旁一女子,兴奋的扯着他的衣角,指着在最边最远的一个女子手持一面镜子,在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