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历史 > 韩非子传奇 > 章节目录 > 第二章 兰陵拜师(老师饯行频叮咛)

第二章 兰陵拜师(老师饯行频叮咛)

书名:韩非子传奇 作者:吴越 更新时间:2015-11-02 14:03 字数:2573

韩非和李斯回家,把随身东西收拾了一下。他们本来就是客居,无非是退了房屋,遣散当地雇用的奴仆,把粗重的家具赏给奴仆们,就算收拾完了。天黑以后,两人一起来到兰陵县后堂。荀况的老夫人,为两位学生准备了一桌颇为丰盛的宴席,其实也就是鸡鸭鱼肉而已。此时此景,谁也没把心思放在“吃”上。临别之际,能够听到老师最后的教导,就是他们的最高“奢望”。

吃了三盏酒,荀况终于又提起上午的老话题:“我去赵国,韩非回韩国,是不是能大展宏图固然说不准,至少都不会有什么阻碍和麻烦。不能确定的还是李斯。你为什么一定要到秦国去呢?”

李斯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国都在争雄,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秦国雄心勃勃,想奋力一统天下,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国去。”

荀况仍觉得不然:“可你现在还是布衣的身份,又没有什么著作行世。要想到秦国去游说,目前正是吕不韦当政,这个人刚愎自用,自命不凡,虽然有食客三千,却都是绝不许超越他的。所以首先秦相这一关,你就过不去。何况从兰陵到咸阳,迢迢两三千里,路途艰险,不是一个两个月所能到达的。”

李斯依旧雄心勃勃:“事在人为。目标是一个一个达到的。我原来在上蔡当一小吏,忽然心血来潮,想到兰陵来拜老师,后来终于达到了目的。要是当初我迟迟不敢动身,哪里有到达兰陵的一天?所以,只要我能够到达咸阳,再随机应变,不论是通过吕不韦也好,通过别的宗亲也好,总之,要千方百计想法面见秦王。只要我能见到秦王,凭我的三寸不烂之舌,我自信一定能使秦王接受我的献计,从此逐步实现我统一天下的善策良谋。”

韩非想了一想,说:“从兰陵到咸阳,路途虽然遥远,好在有多一半路程是和我回韩国相同的。既然是我把贤弟送到兰陵来,顺路送你回家,当然责无旁贷,你不用担心。我所担心的,是你到咸阳以后的门路。不错,贤弟长于口才,不像愚兄,不善言辞;但是你见不到秦王,你就是有苏秦、张仪的舌辩雄才,也难于施展你的抱负哇!”

荀况说:“也不要把游说一事,想得过于简单了。为师来兰陵之前,虽然没有周游列国,齐、楚、秦、赵四国的君王,可是都见到过的。在齐国稷下学宫,老夫也曾经舌战百家,三次被推为祭酒,但也不过是浪得虚名而已,齐国并不因此而重用我。老夫和四国的国王,都曾经有过当面陈述治国方略的机会。但是秦王说我是儒家,楚王说我是法家,都不合他们的口味。春申君黄歇,倒是有用我的意思,但是也架不住儒家的污蔑中伤。这不,连小小的县令,都不可能继续当下去了。”

韩非说:“这都是因为老师广纳百家,不拘泥于一说。鼠目寸光之徒,哪里知道老师胸中的广博?”

荀况接着说:“二百多年来,虽然游说的大门各国都开着,其实真正肯于、敢于采纳真知灼见的,也不是很多。游说之难,不在于你讲的道理是不是对该国有利,而在于是不是符合该国君王的喜好。一个追求名声的君王,你用重利去说他,他会认为你的节操卑下。一个追求重利的君王,你用名声去说他,他会说你脱离实际,没有头脑。一个口头上宣扬名节而实际上追求重利的君王,你用名去说他,他只能在口头上夸你几句,却并不用你;如果你用利去说他,他会暗地里采用你的主意,却不重用你这个人。照我看,李斯要去游说秦王,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认真研究秦王今天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献策,是不是符合秦王的需要。”

一说到游说,虽然这是当时的“显学”,为许多士子所熟知,但对韩非来说,却很隔膜。他是韩国显贵,又是一心只想韩国富强的人,尽管他在韩国并没有受到重用甚至“轻用”,但是生平从来没有、也不想通过游说诸侯以达到个人的成就和发达。听老师发表关于游说的意见,不管是不是正确,他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照学生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绝不是只要有‘仁义’和‘礼让’,就可以通行无阻的。其中更主要的是‘利害关系’。天下的人,没有不考虑‘利益’二字的。你看,开马车铺的,总盼望别人升官发财;开棺材店的呢,总盼望别人生病早死。难道是开马车铺的老板比开棺材店的老板更‘仁义’么?当然不是的。这是因为,只有别人升官发财,开马车铺的才能把更多的车马卖出去;也只有更多的人生病死了,棺材店老板才有钱可赚。”

荀况一语道破:“所以,君臣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买卖关系。”

韩非接着说:“是这样的。君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买卖关系,这叫‘主卖官爵,臣卖智力’。既然彼此都是从利害关系出发,那么,他们之间,就不能不互相‘算计’。君主要算计怎么雇佣臣子,臣子则要算计怎么去为君主效劳。”

李斯其实完全听懂了韩非的话,倒是他偏要反问:“你的意思就是说:双方各打各的算盘,只有双赢互利,才会成交?”

韩非点点头:“是啊!如果合作的结果不利于自己,那么,不论是君还是臣,谁都不会去干那种蠢事儿的。”

荀况不由得笑了起来:“韩非算是把君臣之间的关系琢磨透了。可惜你不肯离开韩国。不然,你是一定能够游说成功,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

李斯见老师不表扬他,自己表扬起自己来:“不是还有我李斯愿意离开楚国么?只要我能够到达秦国,我一定把老师和师兄的学说发扬光大,尽快达到‘统一天下’ 这个最终目的。”

三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滔滔不绝,把老师的饯行酒席,变成了答辩论坛,酒和菜反倒没吃多少。荀况夫人叫丫头把菜拿到厨下热了好几次,又亲自来“阻止”他们的“辩论”,这才算尽了谈兴,开始认真吃酒吃菜。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