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柳永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非常宽大而且柔软的床上。
床上罩着暗青色的帷幔,隐隐的还有蝙蝠的花纹点缀其中,显示出富贵来。
掀开绣有各种寿字的丝质被面,拉开帷幔,柳永看到了自己身处的房间。
宽大的圆桌摆放在窗边,雕花镂空的窗棂把窗外透过来的景致恰到好处地切割,像是有人刻意装裱了一幅画。
母亲呢?柳永心中焦急,穿上鞋袜,披了一件衣服就往屋外去。
“啊!公子!”一声娇呼传来,柳永停住了脚步。
“你是何人?我为何在此?”柳永看着眼前瓷人儿也似,丫鬟模样的姑娘问道。
“啊,公子有所不知。那日ni……”
听完丫鬟的叙述,柳永终于清楚了这几日的遭遇:那日他与熹宗皇帝偶遇之后遇到“救贫先生”、国师杨筠松,听到是遇到了熹宗,他与母亲震惊之下晕了过去。之后熹宗皇帝下诏,封柳永为翰林院画师,跟随国师杨筠松学易,并赐黄金百两、良田百亩、大宅一座。
下诏之后,柳永母子在杨国师的帮助之下接受了赏赐,接到了这座长安城南的大宅之中。
由于柳永三天昏迷不醒,杨国师还把家中夫人的随身丫鬟送给了柳永,让她帮着柳永母子掌管家务。
“儿啊!”一声呼唤由远及近。
柳永听出是母亲的声音,赶紧相迎。
“母亲!”
“儿啊!多亏了国师了,你我母子才能有今日的富贵!”
柳永听了连连点头,深以为然,也不知如何感谢,只恭敬地往门外拜了一拜……
三月之后,柳永在国师杨筠松的指点之下,易学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对于师父的《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玉经》、《都天宝照经》、《天元乌兔经》等一应著作均专研颇深,画技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每每奉诏入宫为熹宗作画,深得熹宗信任。
这一日,柳永在司天监的书房中翻阅历代的典籍,无意中发现一幅卷轴,一时兴起,打开慢慢观祥,不看则已,一看之下登时涔涔汗下!
“谓数可知乎,可知而不可知也。谓数不可知乎,不可知而可知也。可知者数,不可知者亦数也。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吾尝仰观于天,曰月星辰犹是也;俯察于地,山川草木犹是也。我所亲见之天地,非犹我所未亲见之天地耶。然不得谓我所未亲见之天地,即为我所亲见之天地。天地自天地,而我异矣。我自我,两天地异矣。我生以前之天地可知也,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不可知也,不可知者亦数也。有生我以前之天地,然后有我生以后之天地,此可知其所不可知者数也。我生以后之天地,岂不同于我生以前之天地,此不可知其所可知者亦数也。数之时义大矣哉。
前朝袁天罡、李淳风著有“推背图”,父老相传,迄未寓目。壬戌之夏,得一抄本,展而读之,其经过之事若合符节,其数耶,其数之可知者耶,其数之可知而不可知而可知者耶。
玩其词,参其意,胡运不长,可立而待,毋以天之骄子自处也。
第一象甲子乾卦
推背图第一象
谶曰: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
日月循环周而复始
颂曰:
自从盘古迄希夷
虎斗龙争事正奇
悟得循环真谛在
试于唐后论元机
第二象乙丑
谶曰:
累累硕果莫明其数
一果一仁即新即故
颂曰:
万物土中生
二九先成实
一统定中原
阴盛阳先竭
第二象画了一个盘子,里面放了一些水果,旁边谶语说:“累累硕果,莫明其数,一果一仁,若新若故。”“莫明其数”是让观众自己去数一下盘子里有多少个果子,这盘子实际上放了二十一个李子,因为唐朝是李家的天下,应在唐朝是二十一个皇帝,谶语是“一果一仁”是个谐音,一个果代表一个人,一个果子一个皇帝。最有意思是第四个果子,因为画里所有李子都是有把的,唯独第四个果子是没有把的,因为唐朝第一个皇帝是高祖李渊,第二个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第三个是高宗李治,那第四就是武则天了,第四个果子是没有把的,所以应在她是个女人。后面他还说:“万物土中生,二九先成实,一统定中原,阴盛阳先竭。”唐朝传位一共是二百八十九年,“二九先成实”是二百九十的意思,把唐朝整个气数多少时间都给预言出来了。另外唐朝在历史上确是“一统定中原”,作为最强盛的朝代,无论是文化发展,还是国家的治理都达到了顶峰。“阴盛阳先竭”也是在讲武则天吧。
第三象丙寅艮下干上遁
谶曰:
日月当空照临下土
扑朔迷离不文亦武
颂曰:
参遍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
遗枝拨尽根犹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此象主武曌当国,废中宗于房州,杀唐宗室殆尽。先武氏削发为尼,故有参遍空王之句。高宗废后王氏而立之,故有喔喔晨鸡孰是雄之兆。”
第四象丁卯坤下干上否
谶曰:
飞者不飞走者不走
振羽高冈乃克有后
颂曰:
威行青女实权奇极目萧条十八枝
赖有猴儿齐着力已倾大树仗扶持
金圣叹:“此象主狄仁杰荐张柬之等五人反周为唐。武后尝梦鹦鹉两翼俱折,狄仁杰曰:武者陛下之姓也,起二子则两翼折矣。五猴指张柬之等五人。”
第五象戊辰
谶曰:
杨花飞蜀道难
截断竹萧方见日
更无一史乃乎安
颂曰:
渔阳鼙鼓过潼关
此日君王幸剑山
木易若逢山下鬼
定于此处葬金环
《推背图》第五象描述的是发生在唐朝中期(公元755年及随后八年间)安史之乱和马嵬之变的历史事件。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伙同部将史思明,举兵反于渔阳。安史之乱爆发。
次年六月,潼关陷落,玄宗仓皇逃蹦川成都。行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境内),军士哗变,玄宗被逼缢杀宠幸的贵妃杨玉环。同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吴忠西南),是为肃宗。在随后的几年中,唐军屡破叛军,收复长安等失地。安禄山、史思明相继被杀。安史之乱在历时八年后得以平息。
第五象中的图是一画谜,图中的马“鞍”音谐“安”,指安禄山,“史”书指史思明,一卧地而死的妇人喻指杨贵妃。“杨花飞,蜀道难”:意指杨贵妃之死和唐玄宗逃亡四川。“截断竹萧方见日,更无一吏乃平安”:“截断竹萧”是一“肃”字,“更无一吏”乃一“史”,“安”指安禄山。此句意指肃宗即位后,才平安史之乱。“渔阳鼙鼓过潼关,此日君王幸剑山”:意指安禄山举兵反于渔阳,攻陷潼关。在其兵马隆隆开过潼关之时,唐玄宗避难奔蜀,路经蜀境内的剑山。“木易若逢山下鬼,定于此处葬金环”:“木易”乃一“杨”字,“山下鬼”隐一“嵬”字,“金环”喻指杨玉环。此句意指杨贵妃葬身于马嵬驿。
第六象已巳坤下艮上剥
谶曰:
非都是都非皇是皇
阴霾既去日月复光
颂曰:
大帜巍巍树两京辇舆今日又东行
乾坤再造人民乐一二年来见太平
“此象主明皇还西京,至德二载九月,广平王叔俶郭子仪收复西京,十月收复,安史之乱尽弭,十二月迎上皇还西京,故云再造。”
第七象庚午震下干上无妄
谶曰:
旌节满我目山川跼我足
破关客乍来陡令中原哭
颂曰:
蝼蚁从来足溃堤六宫深锁梦全非
重门金鼓含兵气小草滋生土口啼
“此象主藩镇跋扈及吐蕃入寇中原。”
第八象辛未坤下离上晋
谶曰:
搀枪血中土破贼还为贼
朵朵李花飞帝曰迁大吉
颂曰:
天子蒙尘马首东居然三杰踞关中
孤军一驻安社稷内外能收手臂功
“此象主建中之乱,三人者李希烈、朱泚、李怀光也。李怀光以破朱泚功,为卢杞所忌,遂反,故曰破贼还为贼。三人先后犯阙,德宗乘舆播迁,赖李晟以孤军收复京城,而社稷重安矣。”
第九象壬申干下离上大有
谶曰:
非白非黑草头人出
借得一枝满天飞血
颂曰:
万人头上起英雄血染河山日色红
一树李花都惨淡可怜巢覆亦成空
“此象主黄巢作乱,唐祚至昭宗。朱温弑之以自立,改国号梁温,为黄巢旧党,故曰覆巢亦成空。”
看到这里,柳永便再也不敢往下看了,因为讲到第九象,预言了不久将会有人作乱,而且不久之后大唐的国祚即将完结。如此预言,怎能不让柳永汗如雨下?
低头思之再三,柳永决定马上进宫跟熹宗讲明一切,让他谨防一个叫做“黄巢”的人,务必将其擒杀。
秋天的风在长安城上狂乱地吹着,云气如同墨色一般阴沉,闷雷滚滚。“轰隆”一声,巨大的闪电劈下,一时间天地变色,倾盆大雨瓢泼浇至,一场声势浩大的暴风雨瞬间来临。
但是在这样一片人人都避之不及的暴风雨之中,在长安的皇城——大明宫门口的广场上,飞奔着一个人影,手上举着一卷画轴。
他,就是心急如焚的,赶着去见熹宗皇帝的柳永。
如果此时从空中往下看,会发现此时的那个人影奔跑地是如此的倔强、任凭风吹雨打,愣是不肯减缓奔跑的脚步半分。
“哎!”天地之间好像传来了一声巨大的,又极其微小的叹息声。同时,伴随着这一声叹息,一道前所未有的巨大意识,穿透厚厚的云层,降临到了大明宫前、广场上的这个瘦小的人影之上!
柳永顿时感到一阵眩晕,脚下一个踉跄,一头往前冲去,竟撞到了宫门口的石狮子爪下,当场毙命!
《官场堪舆》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官场堪舆》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