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科幻末世 > 征服宇宙 > 章节目录 > 第四章 开发火卫一和开发谷神星

第四章 开发火卫一和开发谷神星

书名:征服宇宙 作者:北流罗文杰 更新时间:2020-10-15 08:11 字数:6141

    火卫一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天体,形状有点儿像马铃薯。火卫一是太阳系最暗的天体之一。围绕火星运动,一日围绕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离约9378公里。而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却是38.44万千米。火卫一是太阳系中反射率最低的天体之一,由于轨道离火星很近,火卫一的转动快于火星的自转。因此从火星表面看火卫一从西边升起,在4小时1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划过天空在东边落山。由于轨道周期短以及潮汐力的作用火卫一的轨道半径在逐渐变小,估计大约4000万年后,火卫一最终它将撞到火星表面,或者破碎形成火星环。

    火卫二是火星最小的一颗卫星,平均半径为6.2千米(3.9英里),火卫一和火卫二是由富含碳的岩石与冰的混合物组成的,并且它们都有很深的地壳坑。火卫一与火卫二由于是由冰组成,所以它们密度很低。火卫一的逃逸速度很低,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要是一个地球上的专业跳高选手穿上宇航服如果能站到火卫一表面,他一跳跃就能把自己“发射”进太空。这就是宇宙中的极限运动“太空蹦极”,以后可能成为宇宙中热门的游客冒险体验活动。

    火卫一地表下和火卫二存在丰富的冰水,这是太空探索和采矿的宝贵资源。火卫一离火星很近,人类于是在火卫一上先建立基地,因为火卫一没有大气结构,不需要大型隔热屏蔽装置,人类可以从地球把物资运送到火卫一,然后将物资从火卫一运往火星表面。当然,人类也在火卫一和火卫二上建设几个氢气和氧气生产工厂,这样人类从地球到火星只需要携带前往的燃料,不再需要携带返回的燃料,这样人类火星探测、火星旅游和火星移民的成本将会降低最少三分之一。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后人类也许会开发用完火卫一和火卫二上所有的物质和冰水,这样4000万年后火卫一就不会撞向火星了。

    人类在开发利用火星的同时,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又聚集一堂,议论说:“人类单单开发太阳系还远远不够,我们想要更多的地球,这样人类就可以冲出太阳系前去开发宇宙中别的类太阳系星系,才可以征服银河系甚至征服宇宙。”一些科学家说:“太阳系的边缘柯伊伯带甚至更远的奥尔特云带是一片人类未知区域,哪里推测可能会有很多冰行星和彗星,哪里长久没有太阳光有效照射,可能会拥有很多的中小型的冰球。”一些科学家说:“在海王星之外的区域,通常称为外太阳系或是外海王星区,仍然是未被探测的广大空间。这片区域似乎是太阳系小天体的世界,里面的小天体最大的直径不到地球的五分之一,质量则远小于月球,主要由岩石和冰组成。我们可以开发改造那里的很多小天体,做为人类新的地球。”一些科学家说:“既然那里是人类未知世界,又几百亿年没有太阳光有效照射,那我们怎么去那里探测和开发?”一些科学家说:“危险和未知的区域当然交给机器人和探测器去办!我们人类可以发射仿真机器人和宇宙探测器到太阳系这片黑暗的区域探测清楚那里的大概环境和各种物质,同时也可以寻找有潜能开发利用的星球以及真正的类地行星。”大家个个赞成。

    人类于是制造了几百个仿真机器人和宇宙飞船,仿真机器人用超远摄像头和红外线摄像头做为眼睛,用超灵敏麦克风和超灵敏录音系统作为仿真机器人的耳朵,用强有力灵活的机器臂做为仿真机器人的双手和双脚,用超清晰的喇叭、超强的语言识别系统和翻译系统作为仿真机器人的嘴巴,机器人身体安装超大存储器和软性主板,头脑是一个强大的记忆、逻辑和计算芯片控制全身,仿真机器人可以听懂和翻译地球上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阿拉伯语和印地语等主要语言。每个国家和地区自愿制造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强的国家可以多制造,经济实力弱的国家可以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制造。

    中国制造的四个仿真机器人大家分别给他取名钱学森、邓稼先、张衡和钱三强,朝韩联合研发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取名和平和友好。东盟各国联合研发的仿真机器人取名东盟和东南亚。俄罗斯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命名门捷列夫和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法国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取名拉格朗日和伏尔泰,日本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取名福泽谕吉和汤川秀树,印度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取名甘地和霍拉纳。巴基斯坦研制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真纳,孟加拉国研制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孟加拉。英国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取名牛顿和达尔文。德国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命名开普勒和莱布尼茨。巴西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命名保罗·阿塔索和伊内斯托·贡萨雷斯。南美洲其它国家的联合研制的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取名圣马丁和玻璃瓦尔。南非研发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取名曼德拉和马克斯·泰勒。希腊研发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取名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意大利研发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取名伽利略和伏特。波兰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取名居里夫人和哥白尼,瑞典联合研发的仿真机器人大家给他们取名诺贝尔。挪威和芬兰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极光。塞尔维亚和前那斯拉夫各国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特斯拉。奥地利和匈牙利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特斯拉薛定谔和冯·诺依曼。阿拉伯联盟研发的两艘宇宙飞船和两个仿真机器人取名为阿盟和阿尔·花剌子模。尼日利亚等西非各国联合研究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西非,埃塞尔比亚等东非各国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分别取名东非,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安哥拉和肯尼亚等国联合研制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非洲号,刚果民主共和国联合中非各国研制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中非。墨西哥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取名胡亚雷斯和伊达尔戈。古巴和加勒比各国制造的宇宙飞船和两个仿真机器人取名卡斯特罗和加勒比。葡萄牙制造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取名恩里克和麦哲伦,西班牙的仿真机器人取名哥伦布和塞韦罗.奥乔亚。荷兰研发的仿真机器人和宇宙飞船取名尼德兰和海上马车夫。比利时仿真机器人和宇宙飞船取名比利时。卢森堡是欧盟航天企业的中心,其研发的仿真机器人和宇宙飞船取名卢森堡。以色列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以色列。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南欧各国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多瑙河。乌克兰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科罗廖夫,白俄罗斯等东欧各国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东欧。土耳其研发的两个仿真机器人取名凯末尔和阿齐兹·桑贾尔。瑞士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亨利·杜南。中欧各中小国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机器人取名中欧。阿富汗和伊朗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机器人取名波斯,中亚各国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机器人取名中亚。爱尔兰、新西兰、马达拉斯加和斯里兰卡等岛国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机器人取名大海。澳大利亚研发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澳洲。中美洲各国联合研发的宇宙飞船和机器人取名中美洲。加拿大的宇宙飞船和仿真机器人取名加拿大。美国研发的仿真机器人取名爱因斯坦和罗伯特·戈达德。还有世界各国的富豪捐款建造了十几驾宇宙飞船,它们取名人民大众号,总之全人类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科技出科技、有技术出技术。

    有些宇宙飞船都装备有核能发动机、有些装有氢、氧能发动机、有些装有氧、甲烷能发动机,有些宇宙飞船装离子推进器、还有些宇宙飞船装太阳能发动机等等。每艘宇宙飞船都装备有各种先进的探测仪器,每艘宇宙飞船外面都挂有一个三百六十度近距离望远镜和超远距离太空望远镜和两部强大的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可以用来做自卫的武器外还可以做科研仪器和照明系统。科学家在每个仿真机器人的芯片里输入与飞船操作和维修有关的各种知识以及机器人维修的各种知识,于是世界各国的仿真机器人纷纷踏入准备好的宇宙飞船,随着一枚枚大功率火箭的不断点火呼啸升空,人类探索深空的先锋仿真机器人踏上了征服宇宙的行程。

    随着宇宙飞船纷纷送入地球轨道,他们自动打开太阳能帆,利用引力跳板飞向火星轨道,大家与火星上的人类打了一个招呼后飞入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由已经被编号的120437颗主要小行星统计得到,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由于小行星带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估计为数多达50万颗。这么多小行星能够被凝聚在小行星带中,除了太阳的引力作用以外,木星的引力起着更大的作用。

    小行星带就好像大海中的暗礁群,仿真机器人需要小心翼翼的驾驶宇宙飞船飞过这片暗礁带,突然,有人发现了谷神星。谷神星(Ceres)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位于小行星带的矮行星。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并于1801年1月1日公布。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谷神星重新定义为矮行星,谷神星曾被认为是太阳系已知最大的小行星。谷神星的直径大约为950公里,有岩石内核,地幔层包含大量冰水物质,星球表面有大量载水矿物质,初步推测水占谷神星体积的40%。是太阳系中非常有前途的行星。

    看着那么多的小行星,感觉就像大海中的礁石,大家心里发毛,心想:“这些小行星它们会不会撞上我们的飞船?或者我们的飞船会不会撞上小行星。”中国钱学森说:“不会,小行星离我们的飞船还很远呢!只要小心控制,小心驾驶,就不会撞上小行星。”

    中国有一部很火的电影叫《流浪地球》,编剧想法很好,电影拍得也不错。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又聚集一堂谈论说:“用喜雅拉马山大的火箭作为推进器推动地球流浪宇宙简直是胡扯,我们不如寻找一个有水且比地球小得多的星球,可以养活几十万人、几百万人或者几千万人的星球。这样用最大功率的火箭推动它去征服宇宙可能说得过去。”一些科学家赞成说:“这个想法不错,几十万人可以一边在上面一边生活,一边寻找新的类地星球,一边流浪旅行,这个想法不错!但是我们去哪里寻找这样的星球呢?”一些科学家说:“小行星带有一个最大的的类地小行星名叫谷神星,可以改造成新的小型地球。谷神星还能通过太阳能获得能量,因为它距离太阳仅2.8个天文单位,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间的小行星带中,此前研究已确认其内部存在大量的冰。欧航局在《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赫歇尔望远镜首次在谷神星上发现了水蒸气,水蒸气冒出的具体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太阳照射使谷神星表面的冰被迅速加热所致,二是谷神星内部仍有能量。科学家推测可能拥有液态水的海洋。科学家李剑扬曾经说过:“我并不认为在天体生物学方面谷神星不如其它潜在宜居性的星球。生命存在需要3个基本条件——液态水、能量来源和某些化学成分(碳、氢、氮、氧、磷和硫磺等),谷神星均占一定优势。”所有我们人类应该开发利用好谷神星。”科学家说:“我们的“黎明”号小行星探测器在谷神星上发现了可能构成生命的碳基有机化合物,谷神星有大量的冰和水,只要有充足的阳光,相信是人类征服谷神星的最好依据。”

    说干就干,人类纷纷发生探测器和宇宙飞船前往谷神星,随着谷神星的神秘面目被揭开,人类打算像征服火星一样征服谷神星。因为谷神星太小了,所以其重力(万有引力)非常低,所以需要增加登陆谷神星人的重量,人类科学家为宇航员和科研工作者制造了很厚重的宇航服,于是从火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到谷神星表面,宇航员和科技工作者穿着厚重的宇航服出舱,感觉身体还是轻飘飘的。人类科学家亲自采样和探测谷神星表面的物质成分,发现谷神星表面的物质和地球表面的物质差不多,只是二氧化碳多一点。人类于是通过无人驾驶飞船纷纷从火星运送物资到谷神星,人类先是在谷神星上组装房屋,然后建设光伏发电站,最后在谷神星轨道上释放人造磁场阻挡太阳风和保护谷神星上的宇航员、工程师和各种人员。因为谷神星离太阳有点远,光照不足,人类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红光波长的光照射植物,于是解决了太阳光对植物在光合作用不足的问题。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被称为双光增益效应,或叫爱默生增益效应。这是因为光合作用需要两个光化学反应的协同作用。人类还用波长在280~320 纳米的月波紫外线照明作为人类保健灯,此灯能引起皮肤肌体的光化学过程和光电反应,使皮肤产生许多活性物质,从而起到健康保健的作用。同时采用保健紫外线照射还可以调节高级神经的功能、改善睡眠、降低血压。经常接受紫外线照射能加强白血球的吞噬能力,增强人的免疫功能。人类还用紫外线灯在谷神星上杀菌和消灭病毒。

    人类于是开始在谷神星建设温室大棚种菜和稻谷,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电力融化干冰,得到大量的水后开始养鱼,人类又从地球把淡水和咸水的海藻、海带、裙带菜、红藻门的紫菜,蓝藻门的发菜、绿藻门的石莼和浒苔等藻类植物运往谷神星,它们既可以作为鱼的饲料又可以作为人类的食物。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无机碳,使之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从而为水域生产力提供基础。固氮蓝藻是地球上提供化合氮的重要生物,也是可利用的重要生物氮肥资源。当然藻类植物最重要的作用是分解氧气。最后,人类还在谷神星采矿分解铝、铁、钙、镁、钾、钠等各种产品以解决日常所需。

    因为谷神星比火星和地球甚至月亮小,人类发现开发和改造谷神星比开发和改造火星速度快很多,随着干冰和水的大量开发利用,谷神星空气中的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大量聚集,谷神星在磁场的保护下出现了很多云层,人类在谷神星不需要再穿航天服也不需要再生活在玻璃苍穹里面,只需要穿一双很重的鞋就可以了。不久谷神星下起了雨,而且雨势一年比一年多,于是出现地下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雨一年比一年大,一年比一年多,谷神星上的人类欢呼雀跃,人们纷纷冲出屋外,尽情享受雨水的淋刷,感谢上天的恩赐和人类的伟大,这种淋雨的感觉确实非常幸福和浪漫。一些人说:“我们生活在谷神星就好像生活在大海之中的一个小岛屿上,这种感觉太棒了!”还有一些人说:“我们确实身处宇宙的大海之中。”

    人类于是在谷神星上制造比喜雅拉马山小得多的超大型火箭推进器,制造好之后把它点火来试验一下火箭能不能推动谷神星,随着十几个推进器点火,谷神星丝毫不动,人类再加上十几个超大型推进器,大家同事点火,谷神星近处的地下好像稍微有点震动,人类再加十几个推进器,再同时点火,谷神星远处的地下好像稍微有点震动,人类再加推进器,又一起点火,谷神星真的在晃动,谷神星上的人类吓出一身冷汗,等大家镇定下令后人们又开始欢呼,原来人类的超大型推进器真的可以推动星球。谷神星上的一些科学家和工程人员总结说:“那如果我们制造上百个超大型的推进器,那谷神星真的可以流浪宇宙。”另外一些科学家说:“别傻了,费那么大力气把谷神星推到太阳系的边缘,不如在太阳系边缘寻找和改造新的星球“。

    过了礁石布满的小行星带后,飞船进入木星轨道。宇宙飞船利用木星轨道引力跳板飞向土星轨道,在土星轨道上,又利用土星轨道引力跳板飞向天王星轨道,来到天王星轨道,大家看到一个非常漂亮的星球天王星。在天王星轨道兜了一圈后宇宙飞船又利用天王星轨道引力跳板飞向海王星。

    海王星有着太阳系最强烈的风暴,大家抛了一个风速测量器进去,测量到的风速高达2100km/h,伏特大叫说:“如果用海王星的风力来发电,人类将会有无穷的能源”。牛顿说:”问题是人类目前无法制造那么坚强的风力发电机,就算能够制造,又如何装上海王星表面?“大家一片愕然。海王星云顶的温度是-218 ℃(55K),因为距离太阳最远,是太阳系最冷的地区之一。尽管如此,海王星却有着一个炽热的内心,海王星核心的温度约7000℃。就像强硬男人特有的气质:“外表冷漠,内心炙热!”。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