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军事抗战 > 大唐热血传奇 > 章节目录 > 第七十章 宣宗治国安邦 王式大破群獠

第七十章 宣宗治国安邦 王式大破群獠

书名:大唐热血传奇 作者:北流罗文杰 更新时间:2020-02-09 19:30 字数:8796

    大中六年春,宣宗以陇州防御使薛逵为秦州刺史、天雄军使,兼秦、成两州经略使。右卫大将军郑光以赐田请免租税。宰相魏謩奏说:"郑光以国舅之亲,赐田可也,免税无以劝蒸民。"宣宗敕说:"一依人户例供税。"

    时,陇州刺史薛逵奏:“修筑定成关工毕”。宣宗嘉奖薛逵。敕说:"常平义仓斛斗,每年检勘,实水旱灾处,录事参军先勘人户多少,支给先贫下户,富户不在支给之限。"于是以礼部尚书、诸道盐铁转运等使裴休可本官同平章事。

    五月,宣宗敕说:"天下军府有兵马处,宜选会兵法能弓马等人充教练使,每年合教习时,常令教习。仍于其时申兵部。"御史台奏:"各种刑狱有关连朝官者,尚书省四品已上、诸司三品已上官,宜先奏取进止。如取各种官状,即申中书取裁。"宣宗从之。

    时,前淮南节度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李珏历事五朝,遂不以内廷外镇而自异,上表请立皇太子,以维天下人心。会江淮大旱,李珏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并将积余留作储备的军粮,杀半价售与平民。当初,淮南三任节度使皆卒于镇所,有人劝李珏易署治事。李珏说:“皇上令我守扬州,正是我安身立命之处,若何去之?”时扬州酒税偏高而宦官统领的神策军常为豪商上利。李珏比及病危,官属见其躺卧内室,惟以上述两事已经奏明朝廷,而未见答复为恨,并无一字提及家事。不久卒,宣宗封李珏上柱国、赞皇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赠其司空。

    宣宗敕说:“犯赃人平赃,据律以当时物价上旬估”。刑部官员说:“请取所犯之处,其月内上旬时估平之”。宣宗从之。令检校司空、太子少师、上柱国、范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卢钧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敕起居郎转官月限,宜以二十个月。

    大中七年春,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少傅分司、上柱国、晋陵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归融卒,宣宗赠其右仆射。贬宗正卿李文会睦州刺史。以御史大夫郑朗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左卫率府仓曹张戣集律令格式条件相类一千二百五十条,分一百二十一门,号曰《刑法统类》,上之。宣宗以正议大夫、尚书左丞、上柱国、赐金鱼袋崔璪为刑部尚书,以银青光禄大夫、行兵部侍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苏涤为尚书左丞,权知户部侍郎崔玙可权知兵部侍郎。

    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崔铉进史书《续会要》四十卷,宣宗赐修撰官杨绍复、崔瑑、薛逢、郑言等,物有差。崔铉担任宰相,任用亲信郑鲁、杨绍复、段瑰、薛蒙等人参与议政,权盛一时。京师有谚语流传:“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命运亨通),鲁绍瑰蒙。”唐宣宗对此也有所耳闻,将这十六个字题在屏风上。郑鲁时任刑部侍郎,崔铉想引荐为宰相,但宣宗却将其外放为河南尹。后来,宣宗对崔铉道:“郑鲁被外放了,朝中事情还是你说了算吗?”崔铉惶恐请罪。

    八年春,南蛮进犀牛,宣宗诏还之。敕以旱诏使疏决系囚。宰相监修国史魏謩修成《文宗实录》四十卷,上之,宣宗给修史官给事中卢耽、太常少卿蒋偕、司勋员外郎王沨、右补阙卢吉,颁赐银器、锦彩有差。于是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史、上柱国、酒泉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李景让为吏部尚书。

    宣宗以中书舍人、翰林学士韦澳为京兆尹;以户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上柱国、武功县开国子、食邑三百户苏涤检校兵部尚书,兼江陵尹、御史大夫,充荆南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守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魏謩兼户部尚书。以司农卿郑助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夏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荥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夏绥银宥等州节度营田观察处置押蕃落安抚平夏党项等使。

    李商隐在四川的梓州幕府生活的期间,因为妻子已经不在,所以大部分时间都郁郁寡欢。李商隐曾一度对佛教发生了很大的兴趣,与当地的僧人交往,并捐钱刊印佛经,甚至想过出家为僧。

    其好友太原温庭筠和南郡段成式经常写信问李商隐:“君什么时候回来?我们三人很久没有一起喝酒、聚会秉烛夜谈了!”李商隐写诗《夜雨寄北》答复说:“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九年春,银青光禄大夫、秘书监、许昌县开国男陈商卒,朝廷赠其工部尚书。宣宗任命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裴休检校吏部尚书,兼汴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宣武军节度使、汴宋亳颍观察处置等使。

    三月,宣宗试宏词举人,监考官员漏汇题目,为御史台所劾,侍郎裴谂改国子祭酒,郎中周敬复罚两月俸料,考试官刑部郎中唐枝出为处州刺史,监察御史冯颛罚一月俸料。其登科十人并落下。其吏部东铨事委右丞卢懿权判。宣宗以吏部侍郎郑涯检校礼部尚书,兼定州刺史、御史大夫,充义武军节度、易定州观察处置、北平军等使。

    御史台据正月八日礼部贡院捉到明经黄续之、赵弘成、全质等三人伪造堂印、堂帖,兼黄续之伪著绯衫,将伪帖入贡院,令与举人虞蒸、胡简、党赞等三人及第,许得钱一千六百贯文。据勘黄续之等罪款,具招造伪,所许钱未曾入手,便事败。宣宗下敕并准法处死。主司以自获奸人,并放。

    七月,宣宗以河东节度使、检校司空、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范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卢钧守尚书右仆射。卢钧遍历朝廷内外之职,功勋愈著,年高望重,其晚辈子弟大多都已位至台司,而其本人却屡遭外调。待到此次内调,本以为应当拜相,结果却仅获仆射之职,卢钧内心深感失望。在左仆射任上,卢钧常常称病不理事,与亲友前往长安城南的别墅游玩,有时候几天才回到城内。宰相令狐绹对卢钧此种行为颇为不满。

    宣宗以门下侍郎、守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博陵县开国伯、食邑一千户崔铉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兼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淮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事。于太液亭宴饯崔铉,崔铉拜谢说:“皇上亲自宴饯臣,真是臣莫大的荣光!”宣宗说:“卿家辅佐朕劳苦功高,这是朕应该做的!”于是赋诗:“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以赐崔铉。儒者荣之。

    九月,宣宗以昭义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郑涓检校刑部尚书、太原尹、北都留守、御史大夫,充河东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以河南尹刘瑑检校工部尚书、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宣武军节度、宋亳汴颍观察处置等使。以中书舍人郑颢为礼部侍郎。

    十年春正月,宣宗以正议大夫、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上柱国、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李讷检校左散骑常侍,兼越州刺史、御史大夫、浙江东道都团练观察等使。

    中书门下奏:"据礼部贡院见置科目,《开元礼》、《三礼》、《三传》、《三史》、学究、道举、明算、童子等九科,近年取人颇滥,曾无实艺可采,徒添入仕之门。须议条疏,俾精事业。臣已于延英面论,伏奉圣旨,将文字来者。其前件九科,臣等商量,望起大中十年,权停三年,满后,至时赴科试者,令有司据所举人先进名,令中书舍人重覆问过。中有本业稍通,堪备朝廷顾问,即作等第进名,候敕处分。如有事业荒芜,不合送名数者,考官即议朝责。其童子近日诸道所荐送者,多年齿已过,伪称童子,考其所业,又是常流。起今日后,望今天下州府荐送童子,并须实年十一、十二已下,仍须精熟一经,问皆全通,兼自能书写者。如违制条,本道长吏亦议惩法。"宣宗从之。

    宣宗以刑部郎中卢搏为庐州刺史,以给事中、渤海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高少逸检校礼部尚书、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以兵部郎中裴夷直为苏州刺史。以中书舍人杜审权知礼部贡举。以邠宁庆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邠州刺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毕諴为检校兵部尚书、潞州大都府长史、御史大夫,充昭义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使、潞邢洺等州观察使。时,桂管观察使令狐定卒,朝廷赠其礼部尚书。

    十一年春,宣宗以银青光禄大夫、守吏部尚书、上柱国、酒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李景让为御史大夫;以朝请大夫、守御史中丞,兼尚书右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夏侯孜为户部侍郎、判户部事;以朝散大夫、守京兆尹、上柱国、扶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韦澳检校工部尚书、孟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河阳三城节度、孟怀泽观处置等使。

    车驾将幸华清宫,两省官进状论奏,宣宗下诏说:"朕以骊山近宫,真圣庙貌,未尝修谒,自谓阙然。今属阳和气清,中外事简,听政之暇,或议一行。盖崇礼敬之心,非以逸游为事。虽申敕命,兼虑劳人。卿等职备禁闱,志勤奉上,援据前古,列状上章,载陈恳到之词,深睹尽忠之节。已允来请,所奏咸知。"于是以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特进、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成都尹、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白敏中以本官兼江陵尹,充荆南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二月,宣宗以夏绥银宥节度使、通议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夏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荥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郑助为检校工部尚书、邠州刺史,充邠宁庆节度、管内营田观察处置,兼充庆州南路救援、盐州及当道沿路镇寨粮料等使;以右金吾卫将军田在宾校右散骑常侍,兼夏州刺史,代郑助为夏、绥、银、宥节度等使。以荆南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兼江陵尹、御史大夫、上柱国、武功郡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苏涤为太常卿。以银青光禄大夫、守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魏謩检校户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成都尹,充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以太中大夫、守工部尚书、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慎由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以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观察处置等使、起复云麾将军、守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检校兵部尚书、镇州大都督府长史王绍鼎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余官如故。以通议大夫、守中书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郑朗可监修国史。太中大夫、守工部尚书、同平章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慎由可集贤院大学士。

    话说成德节度使王元逵去世,士兵拥立其子王绍鼎继任。唐宣宗最初任王绍鼎为兵马留后,随后又任为全权节度使。王绍鼎行为不端,喜好饮酒,尤其喜欢在塔楼上用弹弓打行人取乐。成德士兵想推翻他,但未及行动,王绍鼎就病亡。成德将士拥立时任副节度使的王绍懿继任。宣宗于是起复朝请大夫、深州刺史、御史大夫,兼成德军节度判官王绍懿可检校左散骑常侍、镇府左司马、知府事,充成德军节度副使,兼充都知兵马使。以成德军中军兵马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上柱国王景胤可本官、深州刺史、本州团练守捉使。检校左散骑常侍、右神武大交军知军事王绍孚可落起复,依前右神武大将军。王绍懿、王绍孚,镇州王绍鼎之弟。景胤,绍鼎子。以朝请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华州刺史、上柱国、酂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萧俶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四月,宣宗以职方郎中、知制诰裴坦为中书舍人。以朝议大夫、权知京兆尹崔郢决杀府吏故降为濮王傅,分司东都;以江西观察使、洪州刺史、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毅夫为京兆尹。以凤翔节度使、正议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凤翔尹、上柱国、袭晋国公、食邑三千户、袭实封一百五十户裴识可许州刺史,充忠武军节度、陈许蔡观察等使;以吏部侍郎卢懿检校工部部尚书,兼凤翔尹、御史大夫、凤翔陇右节度使;以中书舍人郑宪为洪州刺史、御史中丞、江南西道都团练观察处置待使,仍赐紫金鱼袋。以安南宣慰使、右千牛卫大将军宋涯为安南都护、御史中丞、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

    幽州节度使张允伸勤于军政、处事恭谨。在其治理下,卢龙镇连年丰收,边境太平,军民上下和睦相处,安居乐业。宣宗封张允伸弟张允中为荆州刺史,张允千檀州刺史,张允辛安塞军使,张允举纳降军使,并兼御史中丞。以前邠宁节度使、朝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邠州刺史、上柱国、赐紫金鱼柳憙可检校礼部尚书、河南尹。

    五月,宣宗以职方郎中李玄为寿州刺史。以朔方灵武定远等城节度使、朝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灵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刘潼给边兵粮不及时,降为郑州刺史,驰驿赴任。以安南都护宋涯为容州刺史、容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制皇第三男李灌封卫王,第十一男李澭封广王。以朝散大夫、守尚书兵部侍郎、判度支、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萧邺本官同平章事、判度支。以右监门将军、知内府省事、清河公崔巨淙为淮南监军。以特进、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傅分司东都、上柱国、扶风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杜忭本官判东都尚书省、兼御史大夫,充东都留守、东畿汝都防御使。

    宣宗以飞龙使、宫闱局令王归长守内侍省内常侍,知省事,充内枢密使。责授邠州员外司马张直方为右骁卫大将军。时,成德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王绍鼎卒,宣宗赠其司空,赙布帛三百段。以皇子昭王李汭为开府仪同三司、守镇州大都督府长史、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观察等大使;以成德军节度副使、都知兵马使、左司马、知府事、御史中丞王绍懿为成德军副使留后。以义武军节度、易定观察等使、检校礼部尚书、定州刺史、上柱国、荥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郑涯检校户部尚书、汴州刺史、上柱国,充宣武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宋亳观察、亳州太清宫等使;以四镇北庭行军、泾原渭武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泾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范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卢简求可检校工部尚书、定州刺史、义武节度使、易定观察、北平军等使;以盐州防御押蕃落诸军防秋都知兵马使、度支乌池榷税使、检校右散骑常侍、盐州刺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陆耽代简求为泾原节度使。以翰林学士、朝散大夫、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曹确权知河南尹。

    汝州防御使令狐绪有善政,郡人诣阙请立德政碑颂。绪以弟令狐綯在中书,上表乞寝说:“臣先父元和中特承恩顾,弟綯官不因人,出自宸衷。臣伏睹诏书,以臣刺汝州日,粗立政劳,吏民求立碑颂,寻乞追罢。臣任随州日,郡人乞留,得上下考。及转河南少尹,加金紫。此名已闻于日下,不必更立碑颂,乞赐寝停。”宣宗嘉其意,从之。以太常卿苏涤为兵部尚书、权知吏部铨事,以银青光禄大夫、守散骑常侍、上柱国、渤海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封敖为太常卿。封敖大喜,写下名诗《春色满皇州》:“帝里春光正,葱茏喜气浮。锦铺仙禁侧,镜写曲江头。红萼开萧阁,黄丝拂御楼。千门歌吹动,九陌绮罗游。日近风先满,仁深泽共流。应非憔悴质,辛苦在神州。”

    九月,宣宗以秦州刺史李承勋为朝散大夫、检校工部尚书、泾州刺史,充四镇北庭泾原渭武节度等使;以礼部郎中杨知温充翰林学士;以中散大夫、尚书礼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杜审权为陕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陕虢都防御观察处置等使;以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太子太师、上柱国、范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卢钧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等使。

    宣宗派中使往罗浮山迎轩辕先生。右补阙陈嘏、左拾遗王谱、右拾遗薛杰上疏谏说:“神仙之道不可信,宪宗皇帝就是信任仙道才误服仙丹驾崩”。宣宗下诏说:"朕以万机事繁,躬亲庶务,访闻罗浮山处士轩辕集,善能摄生,年龄亦寿,乃遣使迎之,或冀有少保理也。朕每观前史,见秦皇、汉武为方士所惑,常以之为诫。卿等位当论列,职在谏司,阅示来章,深纳诚意。"仍对崔慎由说:"为吾言于谏官,虽少翁、栾大复生,不能相惑。如闻轩辕生高士,欲与之一言耳。"时,宰相郑朗累月请告老,三上章求免职。宣宗不许。

    十月,宣宗制通议大夫、守中书侍郎、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郑朗可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太子少师。以山南西道节度使、中散大夫、检礼校部尚书、兴元尹、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蒋系权知刑部尚书,宰相崔慎由兼修国史,萧邺兼集贤殿大学士。以华州刺史高少逸为左散骑常侍,以苏州刺史裴夷直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以太常少卿崔钧为苏州刺史。

    宣宗派卫尉少卿王端章等为回鹘册礼使、出塞,王端章等遇黑车子阻路而回,宣宗大怒,贬王端章贺州司马,副使国子《礼记》博士李寻为郴州司马,判官河南府士曹李寂永州司马。以成德军观察留后、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王绍懿检校工部尚书,兼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观察等使。以中书舍人李藩权知礼部贡院。

    十一月,太子少师郑朗卒,朝廷赠其司空。宣宗之元舅、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太子太保、充右羽林统军、御史大夫、上柱国、荥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郑光也卒,宣宗辍朝三日,赠其司徒,仍令百官奉慰。令宰相崔慎由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尚书萧邺兼工部尚书,余并如故。

    宣宗以昭义军节度使、朝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上柱国、平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毕諴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使;朝议大夫、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刘瑑为尚书户部侍郎、判度支。以翰林学士承旨、通议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伸为兵部侍郎,充职。以金紫光禄大夫、守太子少保分司东都、上柱国、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五百户裴休检校户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潞磁邢洺观察等使。以正议大夫、行尚书兵部侍郎、上柱国、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柳仲郢本官兼御史大夫,充诸道盐铁转运使。以病请告老故,以正议大夫、检校户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孔温业本官分司东都。孔温业,孔子的第三十八世孙,字逊志,工部尚书孔戢之子。孔温业最著名的一首诗是《鸟散余花落》:“美景春堪赏,芳园白日斜。共看飞好鸟,复见落余花。来往惊翻电,经过想散霞。雨余飘处处,风送满家家。求友声初去,离枝色可嗟。从兹时节换,谁为惜年华。”

    宣宗令礼部郎中杨右温本官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以张允伸之子、幽州中军使、检校国子祭酒、幽府左司马、知府事、御史中丞张简真检校右散骑常侍。以中散大夫、权知刑部尚书、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蒋系检校户部尚书、凤翔尹、御史大夫、凤翔陇右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十二年春正月,宣宗以晋阳令郑液为通州刺史。时,罗浮山人轩辕集至京师,宣宗召入禁中,对其说:"先生遐寿而长生可致乎?"轩辕集说:"彻声色,去滋味,哀乐如一,德施周给,自然与天地合德,日月齐明,何必别求长生也。"轩辕集留之月余,坚求还山。宣宗以前乡贡进士于琮为秘书省校书郎,寻尚皇女广德公主,改银青光禄大夫、守右拾遗、驸马都尉。以安南本管经略招讨处置使、朝散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李弘甫为宗正卿。以中大夫、守京兆尹、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张毅夫为鄂州刺史、御史大夫、鄂岳蕲黄申等州都团练观察使。以太中大夫、福州刺史、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杨发检校右散骑常侍、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岭南东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以朝散大夫、守康王傅分司东都、上柱国、袭魏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赐紫金鱼袋王式为安南都护、兼御史中丞,充安南本管经略招讨处置等使。以朝请大夫、前守太了宾客分司东都、上柱国、酂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萧俶守太子少保分司。以朝请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右金吾将军、充右街使、上柱国、袭太原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赐紫金鱼袋王镇为检校左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福州诸军事,福州刺史、御史大夫,充福建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以翰林学士、朝议郎、守尚书司勋郎中、知制诰、赐绯鱼袋孔温裕为中书舍人,充职。以右骁卫上将军李正源守大内皇城留守。以朝议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判度支、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刘瑑本官同平章事,依前判度支。以太中大夫、守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崔慎由检校礼部尚书、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代韦有翼;以有翼为吏部侍郎。

    二月,宣宗以前邕管经略招讨处置使、朝议郎、邕州刺史、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段文楚为昭武校尉、右金吾卫将军;以朝议郎、守中书舍人、权知礼部贡举、上柱国、赐绯鱼袋李藩为尚书户部侍郎。以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上柱国、彭城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萧邺为监修国史。以朝议大夫、守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判度支、主柱国、赐紫金鱼袋刘瑑可充集贤院学士。以渤海国王弟权知国务大虔晃为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册为渤海国王。以兵部侍郎柳仲郢为刑部尚书。以朝议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判户部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夏侯孜为兵部侍郎,充诸道盐铁转运使;以朝请大夫、权知刑部侍郎、赐紫金鱼袋杜胜为户部侍郎、判户部事。光禄大夫、守左领军卫大将军分司东都、上柱国、会稽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康季荣可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右卫上将军分司。

    宣宗贬前利州刺史杜仓为贺州司户,蔡州刺史李丛邵州司马。以工部郎中、知制诰于德孙,库部郎中、知制诰苗恪,并可中书舍人,依前翰林学士。以国舅郑光之子前右金吾卫将军郑汉璋,前鸿胪少卿郑汉卿,并起复授本官。以银青光禄大夫、行给事中、驸马都尉卫洙为工部侍郎,前濮王傅分司皇甫权为康王傅分司。以库部员外郎、史馆修撰李涣为长安令。以司农少卿卢籍为代州刺史,前江陵少尹杜惲为司农少卿。以河东马步都虞候段威为朔州刺史,充天宁军使,兼兴唐军沙陀三部落防遏都知兵马使。以兵部侍郎、盐铁转运使夏侯孜本官同平章事。

    大中末,安南都护李琢贪暴,侵刻獠民,群獠攻安南府。新任安南都护王式出兵抵挡,王式字小年,太原祁县人,唐朝宰相王播子。初以门荫,为太子正字,举贤良方正科,迁殿中侍御史。通过郑注结交权宦王守澄,遭到弹劾,出为江陵少尹。宣宗即位,王式迁晋州刺史,当时河曲歉收,老百姓纷纷外流。流民所到州县,皆拒绝接纳。唯有王式主政的晋州给逃难的饥民以赈恤,“活数千人”。王式治理晋州以“严备”闻名。当时特峨胡发生大饥馑,准备抢劫汾水、浍水一带。听说王式治理晋州,不敢过境,并告诫其部落“晋州刺史当避之!”年终,朝廷对地方官吏进行考课政绩,晋州评价为为“善最”。

    王式领兵出战,下令说:“临阵脱逃者皆斩!”于是领军冲杀,群獠也蜂拥而上,官兵勇不可当,王式大破群獠;于是轻徭薄赋,修治壕栅,归质外蕃,使得占城、真腊,皆复通使大唐,大唐保持了与邻国的友好往来关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