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吐蕃因争北庭,与回鹘大战,死伤颇众。乃征兵于牟寻,须万人。牟寻既定计归大唐,欲因征兵以袭之。乃示寡弱,对吐蕃说:"蛮军素少,仅可发三千人。"吐蕃少之,请益至五千,牟寻乃许。
牟寻遽遣兵五千人戍吐蕃,乃自将数万踵其后,昼夜兼行,乘其无备,大破吐蕃于神川(金沙江)。遂断铁桥,派兵守对岸,遣使告捷长安。且请韦皋使阅其所虏获及城堡,以取信焉。韦皋闻捷,大喜,于是上言:"牟寻收铁桥已来城垒一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众十余万。"
德宗大喜,以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袁滋持节册南诏,仍赐牟寻印,铸用黄金,以银为窠,文曰:"贞元册南诏印。"先是,韦皋奏南诏前遣清平官尹仇宽献所受吐蕃印五,二用黄金,今赐请以黄金,从蛮夷所重,传示无穷。德宗从韦皋之请。于是以同州刺史卢征为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以延州刺史李如暹所部蕃落赐名曰安塞军,以如暹为军使。以云南告捷使高细龙为左武卫将军。
关中旱,边军刍粟不给,陆贽等具事论诉;裴延龄言陆贽与张滂、李充等摇动军情。德宗怒,将诛陆贽等四人。谏议大夫阳城乃伏阁上疏,极言论奏说:“陆贽为人贤明,其学养才能、品德风范天下少有,延龄奸佞,贽等无罪”。拾遗王仲舒也应和。德宗大怒,召宰相入议,将加阳城罪。时太子李诵在东宫,听闻其父大怒,连忙前来为阳城独开解之。金吾将军张万福闻谏官伏阁谏,也趋往,至延英门,大言贺说:“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阳城赖太子和张万福帮助获免。
张万福造访阳城及王仲舒等说:“诸谏议能如此言事,天下安得不太平?”已而连呼:“太平,太平”。万福武人,年八十余,自此名重天下。时朝廷欲裴延龄为相,阳城进谏说:“脱以延龄为相,城当取白麻坏之。”德宗大怒说:“阳城既然敢以死相逼朕”。
夏四月,德宗贬太子宾客陆贽为忠州别驾,京兆尹李充信州长史,卫尉卿张滂汀州长史。于是以兵部侍郎韩滉之子韩皋为京兆尹。赐南诏敕书,复旧制,始列中书三官奉宣行。
刘济,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怦之子。年轻时游学京师,第进士,历莫州刺史。刘怦病,诏济假州事。及怦卒,刘济嗣节度,累迁检校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奚数侵边,济击走之,穷追千馀里,至青都山,斩首二万级。其后奚王啜剌等又掠檀、蓟北鄙,刘济率军会室韦,大破奚王啜剌等六万余众。
五月,德宗以宣武留后李万荣为汴州刺史、宣武节度副使、知节度事。以昭义军节度留后王虔休为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度支营田、潞泽磁邢洺观察使。又以朔方留后李栾为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灵盐丰夏四州受降定远城天德军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度支营田观察押蕃落等使。
时,河东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太原尹李自良卒。李自良在任所九年,做事不触犯法度,施政不繁琐不苛刻易于遵行,百姓不知有军队,上下和谐一致。李自良在任上逝世,享年六十三岁,朝廷追赠其尚书左仆射。
德宗遣使册九姓回纥腾里罗羽录没密施合胡六骨咄禄毗伽怀信可汗。于是以通王李谌为河东节度使,以河东行军司马李悦为河东节度营田观察留后、北都副留守。德宗下令铸河东监军印,给监军王定远。监军有印,自王定远始。时,晋慈隰观察使崔汉衡卒,德宗赠汉衡尚书左仆射。以绛州刺史姚齐梧为晋慈隰都防御观察使。
德宗贬右谏议大夫阳城为国子司业。城既至国学,乃召诸生,告之说:“凡学者所以学,为忠与孝也。诸生宁有久不省其亲者乎?”明日,告城归养者二十余人。有薛约者,尝学于城,性狂躁,以言事得罪,徙连州,客寄无根蒂。台吏以踪迹求得之于阳城家。城坐台吏于门,与约饮酒诀别,涕泣送之郊外。德宗闻之,以阳城党罪人,出为道州刺史。太学生王鲁卿、季偿等二百七十人诣阙乞留,经数日,吏遮止之,疏不得上。
河东监军王定远专杀,德宗将其配流崖州。江西观察使、洪州刺史齐映大肆聚敛搜刮,向德宗进献大批金银器物,希望能再次入朝为相,但始终未能如愿,不久卒。朝廷追赠其礼部尚书,谥号为忠。
八月辛亥,司徒兼侍中、北平郡王马燧薨,时年七十。德宗废朝四日,诏京兆尹韩皋监护丧事,皇嗣吴王李献为吊祭赠赗使,册赠马燧太尉,谥曰庄武。于是以楚州刺史路寰为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
德宗赐宰臣两省供奉官宴于曲江,赋诗六韵赐之:“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众大臣个个拍手称赞说:“好诗、好诗!”
德宗加韦皋统押近界诸蛮及西山八国、云南安抚等使。韦皋奏西山峨和城击破吐蕃城栅,斩首二千八百级。先是,吐蕃以金印授南诏,韦皋因其旧而请之。德宗于是赐南诏异牟寻金印银窠,其文曰"贞元册南诏印"。
汴州军乱,攻节度留后李万荣,不胜而溃,万荣悉捕斩其孥。德宗于是将前汴州节度使刘士宁宜于郴州安置。饮州守镇黄少卿叛,攻邕管经略使孙公器,又陷钦、横、浔、贵等州,直逼桂东经略使驻地容州(容县)。黄少卿子黄昌沔率另外一支队伍先后攻占十三州地,岭南震动。
吐蕃大将论乞髯、阳没藏、悉诺硉以其家内附,德宗授归义将军。因置四品已下武官,以授四夷归附者,仍定怀化大将军已下俸钱。于是以袁州刺史董镇为邕管经略使,派唐州刺史阳曼为容管招抚经略使率兵镇压黄少卿,少卿每日与官军六七次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受到挫折。
德宗赐百僚九日宴,赋诗说:“禁苑秋来爽气多,昆明风动起沧波。中流箫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于是将诗赐众大臣。南诏献铎槊、浪人剑、吐蕃印八纽。德宗御宣政殿,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举人。以诸道盐铁转运使张滂为卫尉卿,以浙西观察使王纬为诸道盐铁转运使。贬中书侍郎、平章事陆贽为太子宾客。
十一年春,德宗以秘书少监王础为黔中经略观察使,卫尉少卿武少仪为邕管经略使。以邕管经略使王锷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以衢州刺史李若初为福建观察使。岫渤海大钦茂之子嵩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时,九姓回纥骨咄禄昆伽奉诚可汗卒。宰相硖跌氏(阿跌氏)骨咄禄立为可汗,唐封其为怀信可汗,回纥可汗位由药罗葛氏转入硖跌氏。司徒兼侍中马燧以疾请罢侍中,朝廷不许。德宗赐宰臣两省供奉官宴于曲江亭。以吏部侍郎郑瑜为河南、淮南水陆转运使。时,诸州准例荐隐居丘园不求闻达蔡广成等九人,德宗各授试官,令给公乘,到京日量才叙用。
沧州大将程怀信逐其帅程怀直。德宗以虔王李谅为横海军节度大使,以兵马使程怀信为留后。日南至,德宗以司徒马燧葬,不受朝贺。太常定马燧谥曰"景武",德宗说:"景,太祖谥,改庄武可也。"时,潭州献赤乌。德宗猎苑中,戎多杀,止行三驱之礼,劳士而还。
十二年春正月,元谊、李文通率洺州兵五千、民五万家东奔田绪。德宗以前沧州节度使程怀直为左龙武统军。成德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兼侍中浑瑊兼中书令;兴元节度使严震、魏博田绪、西川韦皋并加检校左右仆射、中书门下平章事。于是方镇皆叙进兼官。德宗制《贞元广利药方》五百八十六首,颁降天下。
韦皋收降蛮七千户,得吐蕃所赐金字告身五十五片。德宗以户部侍郎裴延龄为户部尚书。以兵部尚书董晋充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东畿汝州都防御使。左右十军使奏:去年冬车驾幸诸营,欲于银台亭子门外立碑以纪圣迹。德宗从之。魏情节度使、度支营田观察使,检校左仆射、平章事、魏州长史、驸马都尉、雁门郡王田绪既得志,颇纵豪侈,酒色无度,于是暴卒,时年三十三,朝廷赠司空,赙赉加等。德宗降诞日,命沙门、道士加文儒官讨论三教,德宗大悦。
朝廷加邠宁节度使张献甫检校尚书左仆射,累封朗宁郡王 。五月初六,张献甫在军镇猝逝 ,享年六十一岁。德宗闻讯后, 辍朝三日,追赠其司空,谥号“烈” ,赐其家助丧财物不等。德宗以邠宁都虞候杨朝晟为邠州刺史、邠宁、庆节度使。银夏节度使韩潭让新授礼部尚书,乞雪崔宁,德宗许其家收葬。驸马郭暖、王士平、郭暧弟郭煦暄,坐代宗忌辰饮宴,贬官归第。故驩州司户窦参,许其家收葬。德宗初置左右护军中尉监、中护军监,以授宦官。以左右神策军使窦文场、霍仙鸣为左右神策护军中尉监,以左右神威军使张尚进、焦希望为左右神威中护军监
七月乙未,时李万荣病,以兵属邓惟恭。惟恭者,与万荣同里闬。而署子李乃为司马,出大将李湛、张伾、伊娄涚等于外,欲杀之,不果。万荣子李乃自署为兵马使,军人又逐李乃,汴州乱。是夜,汴州节度使李万荣卒。邓惟恭与监军俱文珍执李乃送京师。
德宗下令将李乃杖死京兆府,于是以东都留守、兵部尚书董晋检校左仆射、同中书目门下平章事、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颍观察使。以太子宾客为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省事、东畿汝都防御使。以前魏博节度副使田季安为魏州长史、魏博节度观察等使。于是增修望仙门,广夹城、十王宅、六王宅。以虢州刺史崔衍为宣、歙、池观察使,以乞髯子汤忠义为归德将军。以汝州刺史陆长源为宣武行军司马。
董晋既受命,唯将幕官傔从等十数人,都不召集兵马。既至郑州,宣武军迎候将吏无至者。晋左右及郑州官吏皆惧,共劝董晋说:"邓惟恭承万荣疾病之甚,遂总领军州事。今相公到此,尚不使人迎候,其情状岂可料;即恐须且迟回,以候事势。"董晋说:"奉诏为汴州节度使,即合准敕赴官,何可妄为逗留!"人皆忧其不测,晋独恬然。
未至汴州十数里,将士禀报邓惟恭,惟恭自以当便代居李万荣位,故不遣候吏,以疑惧董晋心,冀其不敢进。不意晋之速至。于是方遽出迎候,董晋俾其不下马;既入,乃委惟恭以军政。众服董晋明于事体机变,而未测其深浅。邓惟恭心常怏怏,董晋以惟恭骄盈慢法,潜图不轨,上奏朝廷配流其岭南。
时门下侍郎、平章事赵憬精治道,常以国本在选贤、节用、薄赋敛、宽刑罚,恳恳为德宗言之。又陈前世损益、当时之变,献《审官六议》。一议相臣,曰:“中外知其贤者用之,能者任之,责材之备,为不可得。”二议庶官,曰:“臣尝谓拔十得五,贤愚犹半。陛下说:‘何必五也,十二可矣。’故广任用,明殿最,举大节,略小瑕,随能试事,用人之大要也。”三议京司阙官,曰:“今要官阙多,闲官员多。要官以材行,闲官以恩泽,是选拔少,优容众也。宜补缺员,以育人材。”四议考课,曰:“今内庶僚,外刺史,课最尤者,擢以不次,善矣。臣以为黜陟宜责岁限,若任要重未当迁者,加爵或秩。其馀进退,宜示迟速之常。若课在中、考如限者,平转而历试之,即无苟且之心、滞淹之虑。”五议遗滞,曰:“陛下委宰辅举才,不遍知也,则访之庶僚;又不遍知也,访之众人,众声嚣然,十誉之未信,一毁之可疑。臣以为宜采士论,以誉多者先用,非大故者勿弃。”六议籓府官属,曰:“诸使辟署,务得才以重府望,能否已试,则引而置之朝,无俾久滞。”德宗皆然之,下诏褒答。赵憬辅政五年,卒,年六十一。其息上卒时稿奏,德宗悼惜之。赠赵憬太子太傅,谥曰贞宪。
德宗以河东行军司马李景略为丰州刺史、天德军丰州西受降城都防御使。不久,户部尚书、判度支裴延龄卒。中外相贺,独德宗嗟惜不止。不久,吐蕃寇庆州。时京畿旱,德宗下诏说:“以京畿旱,放租税”。封谏议大夫崔损、给事中赵宗儒并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俱赐金紫。以少府监崔穆为晋州刺史、晋慈隰观察使。昭义节度使王虔休造《诞圣乐曲》以献。时,大雪平地二尺,竹柏多死。环王国所献犀牛,德宗甚珍爱之,是冬亦死。回纥、南诏、剑南西山国女国王并朝贺。
十三年正月,凤翔节度使邢君牙奏请于陇州西七十里筑城以备西戎,名永信城。德宗批准。吐蕃赞普遣使修好,塞上以闻,德宗说:“吐蕃豺狼之性,数负恩背约。”于是不受表状,任其使却归。
德宗赐宰臣、两省供奉官宴于曲江亭。升度支郎中苏弁为户部侍郎、判度支,兵部郎中王绍判户部。以福建都团练使李若初为明州刺史、浙东观察使,以婺州刺史柳冕为福建观察使。
夏四月,义成军节度使、郑滑观察营田、检校左仆射、滑州刺史李复卒。李复,以荫仕,累为江陵司录参军。卫伯玉才之,表江陵令。迁少尹,厉饶、苏二州刺史。李希烈叛,荆南节度使张伯仪数为贼窘,朝廷以李复在江陵得士心,即母丧夺为少尹,充行军司马,佐伯仪。会张伯仪罢,朝廷改李复容州刺史,兼本管招讨使。先是,西原黄乾曜、黄少卿乱(西原是唐代对今广西左右江地方的统称),吏获反者没为奴婢,长役之。李复至,使访奴隶亲戚,一皆原纵。李复在容州三年,人以赖安。转岭南节度使,时安南经略使高正平、张应继卒,其佐李元度、胡怀义等因阻兵胁州县,肆为奸赃。李复至,诱怀义至,杖死,流放元度,南裔肃然。李复教民作陶瓦,镌谕蛮獠。乾封二年,琼州(海南)被起兵的黎族占领。李复收琼州,置都督府,以绥定其人。朝廷召李复拜宗正卿,历华州刺史。贞元十年郑滑节度使李融卒,军乱,朝廷以李复检校兵部尚书代融节度。李复下令垦营田以禀其军,而赋不及民,众悦。李复更方镇,所在称治,然颇嗜财,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德宗听闻李复卒,赠司空,谥曰昭。于是以大理卿于頔为陕州长史、陕虢观察使。以陕虢都防御观察转运等使姚南仲为滑州刺史、义成军节度、郑滑观察使。
十三年五月十七日,吐蕃于剑南山、马岭三处开路,分军下营,仅经一月,进军逼台登城。大唐巂州刺史曹高任率领诸军将士并东蛮子弟合势接战,自朝至午,大破之,生擒吐蕃大笼官七人,阵上杀获三百人,余被刀箭者不可胜纪,收获马畜五百余头匹、器械二千余事。韦皋收复巂州,画图来上,奏于巂州破吐蕃。
德宗以库部郎中、翰林学士郑余庆为工部侍郎、知吏部选事。以衡州刺史陈云为邕管经略使。宰相卢迈请告累月,四表避相位,德宗不许。是日,命宰臣问疾于卢迈私第。卢迈,祖籍范阳,先辈迁入河南。卢迈自小尊敬师长,友爱同伴,为人诚实忠厚,责己严而责人宽,受到时人好评。历任蓝田尉、河南主簿、集贤殿校理、滁州刺史、右谏议大夫、尚书右丞等职。卢迈当官奉公守纪、不谋私利;胸怀坦荡、待人谦恭;作风正派、不拉帮结派,为众大臣所景仰。贞元九年在众大臣一致举荐下,登上宰辅之位。德宗曾下诏书表彰卢迈,说卢迈“自居台辅,益见忠清。方藉谋猷,遽婴疾疹”。朝野对卢迈均有好评。
时,右神策中尉霍仙鸣病,德宗赐马十匹,令于诸寺斋僧。于是以兵部郎中、判户部王绍为户部侍郎。于是下诏:“今后嗣王薨葬,所司并供卤簿(卤簿国家首脑重大国事活动的典章制度),永为常式”。
德宗诏京兆尹韩皋修昆明池石炭、贺兰两堰兼湖渠。卢迈恳让相位,德宗乃授其太子宾客。于是宴宰臣百官于曲江,赋诗以赐众大臣,升定州为大都督府,以湖南观察使李巽为江州刺史、江西观察使,以礼部侍郎吕渭为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以前滁州刺史房济为容管经略使。黔中观察使奏:"溪州人户诉,被前刺史魏从琚于两税外,每年加进朱砂一千斤、水银二百驮,户民疾苦,请停。"德宗从之。
话说朝廷授吴少诚以申光蔡等州节度观察兵马留后,寻正授节度。少诚善为治,勤俭无私,日事完聚,不奉朝廷。贞元三年,判官郑常及大将杨冀谋逐少诚以听命于朝,试校书郎刘涉假为手诏数十,潜致于大将,欲因少诚之出,闭城门以拒之。属少诚将出饯中使,常、冀等遂谋举事,临发,为人所告,常、冀先遇害。其将李嘉节等各持假诏请罪,少诚悉宥之。其大将宋炅、曹齐奔归京师。
淮西吴少诚下令开淘刁河、汝河,德宗诏使者前去禁止,不能禁。宰相贾耽以疾避相位,德宗不允。时,徐泗节度使张建封来朝,德宗嘉之,次日于延英召对。张建封赋《朝天行》一章上献,德宗赐建封名马珍玩颇厚。于是赠太傅马燧祔庙,命所司供少牢祭,仍给卤簿,从宅至庙。时,右龙武统军韩游瑰卒。德宗追赠游瑰灵州大都督,谥号“襄”。
十四年春,德宗诏诸道州府应贞元八年至十一年两税及榷酒钱,在百姓腹内者,总五百六十万七千贯,并除放。张建封奏议说:"比来朝官或相过从,金吾将军皆上闻。其间如是亲故,或尝同僚,伏腊岁时,须有还往,亦人伦常礼,今后请不须奏闻。"德宗批准。于是御麟德殿,宴文武百僚,初奏《破陈乐》,遍奏《九部乐》,及宫中歌舞妓十数人列于庭。先是德宗制《中和乐舞曲》,是日奏之,日晏方罢。德宗又赋《中春麟德殿宴群臣诗》八韵,群臣颁赐有差。赐光蔡节度曰彰义军。
时,德宗虔虔孝思,陵寝是恤,将复修葺,再难其人。大臣们说:“修葺皇陵是天大的事情,皇上需要什么样的人监修?”德宗说:“必求恪恭,祗奉于事。”于是想到太中大夫杨良瑶,良瑶唯公惬旨,受命而行,夙夜在公,日月匪懈。不改经制,惜费省劳。焕乎咸新,无乖睿约。及乎卒事,议功莫俦,以其年八月,赐紫金鱼袋、判、傔等,并加绿绶。非例也,特恩及之。其后贵主亲王,监护丧葬,圣情念切者,必委于良瑶。于是以劳受赐,金帛纷纶,不可备纪。
三月丙申,右神策行营节度、凤翔陇右观察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凤翔尹邢君牙卒。德宗废朝一日,赠君牙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于是以右神策将军张昌为凤翔尹、右神策行营节度、凤翔陇右节度使,仍改名李敬则。
德宗以左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为修奉八陵使。先是昭陵(唐太宗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寝殿为火所焚,至是献、昭、乾、定、泰五陵各造屋三百八十间,桥、元、建三陵据阙补造。
德宗以户部侍郎、判度支苏弁为太子詹事。特召度支郎中于延英殿,兼御史中丞,赐金紫,令判度支。以左神策行营节度韩全义为夏州刺史,兼盐、夏、绥、银节度使,以代韩潭。苏弁初入朝,班位失序,旧制,太子詹事班次太常、宗正卿已下。殿中侍御史邹儒立对仗弹之。苏弁于金吾待罪数刻,德宗特令释放。于是贬其为汀州司户,弁兄赞善大夫苏衮为永州司户,前京兆府士曹冕为信州司户。
韩皋任京兆尹,奏郑锋为仓曹,专掌钱谷。锋苛刻剥下为事,人皆咨怨。郑锋又劝韩皋搜索府中杂钱,折籴百姓粟麦等三十万石进奉,以图恩宠。皋纳其计。寻奏郑锋为兴平县令。时,春夏大旱,粟麦枯槁,畿内百姓,累经京兆尹韩皋陈诉,韩皋以府中仓库虚竭,忧迫惶惑,不敢实奏。会唐安公主女出嫁右庶子李愬,内官中使于愬家往来,百姓遮道投状,内官继以事上闻。德宗下诏说:“京邑为四方之则,长吏受亲人之寄,实系邦本,以分朕忧,苟非其才,是紊于理。正议大夫、守京兆尹、赐紫金鱼袋韩皋,比践清贯,颇闻谨恪,委之尹正,冀效公忠。乃者邦畿之间,粟麦不稔,朕念兹黎庶,方议蠲除,自宜悉心,以副勤恤。皋奏报失实,处理无方,致令闾井不安,嚣然上诉。及令覆视,皆涉虚词,壅蔽颇深,罔惑斯甚。宜加惩诫,以勖守官。可贬抚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驰驿发遣。”郑锋亦寻出为汀州司马。
德宗以天旱俭,出太仓粟赈贷。召右金吾将军吴凑于延英殿,面授京兆尹,即令入府府视事。以给事中、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宗儒为太子左庶子,以左谏议大夫、平章事崔损为门下侍郎、平章事,以工部侍郎郑余庆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左神策护军中尉霍仙鸣卒,德宗以宦者第五守亮代仙鸣为中尉。于左右神策置统军,品秩奉给视六军统军例。时,崔损修奉八陵寝宫毕,群臣于宣政殿行称贺。
山南东道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襄州刺史樊泽卒。德宗赠樊泽司空,赙布帛米粟有差。其日将宴百官,德宗以樊泽卒下令废朝,改取他日。于是以同州刺史崔宗为陕州大都督府长史、陕虢观察水陆转运使,以浙东观察李若初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及诸道盐铁转运使,又以常州刺史裴肃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以陕虢观察使于頔为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以太常卿杜确为同州刺史、本州防御、长春宫使。谏议大夫田登奏言:"兵部武举人持弓挟矢,数千百人入皇城,恐非所宜。"德宗闻之瞿然,乃命停武举。
岁凶,德宗以岁凶谷贵,击太仓粟三十万石,开场粜以惠民。夏州韩全义奏破吐蕃盐州西北,德宗嘉奖之。韦皋进《开西南蛮事状》十卷,叙开复南诏之由。德宗又嘉奖之。时,太子少师致仕郢国公韦伦卒。德宗赠韦伦扬州都督。于是出东都含嘉仓粟七万石,开场粜以惠河南饥民。南诏异牟寻遣使贺正旦,兼献方物。德宗接见南诏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