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长生被钟馗打败后,逃到丰都名山的奸细巢穴之中,名山之上,黑气沸腾,阴长生大怒,把石凳石椅都踹翻在地上,大叫说:“我阴长生既然打不过钟馗,真是气杀我也。”奸细劝说:“钟馗道行高深而且法器众多,我们还是逃吧?”阴长生怒说:“不行,我一定要和钟馗死过。”
钟馗追赶阴长生来到丰都,骑着青龙来到名山的上空,不断的叫阵,阴长生大怒,骑着秃鹫冲出,奸细们想阻拦都阻止不住,钟馗怒对阴长生说:“你是何方妖人?快快束手就擒。”阴长生怒说:“我才是阴间之王,姓阴名长生。”两人于是大战,钟馗的蝙蝠扇不断的甩向阴长生,阴长生不断用阴风扇抵挡,钟馗巨大的吸血蝙蝠从扇子中冲出,阴长生的大秃鹫接住蝙蝠厮杀,阴长生和半空中厮杀,一百回合后,阴长生退让三丈,突然施法,一个巨大的藏獒从阴长生的阴风扇冲出,钟馗的青龙又接住藏獒厮杀,四个野兽打得天昏地暗,两人打得你死我活。再战一百回合后,阴长生见自己还是无法取胜,再退后三丈,立即念咒语,鬼群立即从地下冒出,钟馗大笑,一念口诀,黑白无常立即出现,黑无常大叫说:“我们的地盘,你们这些死鬼也敢撒野。”白无常举起哭丧棒说:“你们这些死鬼,快快束手就擒。”两个鬼差于是和群鬼大战,钟馗和阴长生再战五十回合后,不敌,落慌而逃。
阴长生骑着秃鹫逃向青藏高原,钟馗骑着青龙拼命追赶阴长生,阴长生的秃鹫飞得没有钟馗的青龙快,钟馗赶到阴长生面前拦住阴长生说:“你这个妖人,看你往哪里跑?”阴长生大怒说:“钟馗你不要欺人太甚。”钟馗怒说:“阴长生你做坏事太多,今天该得到报应了!”阴长生哈哈大笑说:“那今天就看看谁才是阴间之王。”于是舞起阴风扇又大战钟馗,钟馗举起蝙蝠扇和阴长生大战,双方又大战八十回合,青龙突然喷出火焰,把秃鹫烧得羽毛尽光,秃鹫啊的一声从天空掉下,阴长生也被烧伤,跟着从天空掉下,钟馗大喊青龙变身,青龙呼啸一声变成一把宝剑,钟馗拿住天龙宝剑从上往下直刺向阴长生,阴长生大惊,措手不及被宝剑刺中。
阴长生受伤掉到地上,法力尽失。钟馗下到阴长生面前,怒对阴长生说:“你还想和我打吗?”阴长生连忙求饶,说:“我服了道长了,请道长饶恕我一命。”钟馗说:“如果你改过自新,我放你一条生路。”阴长生连忙说:“一定改过自新,改过自新。”钟馗于是降服了阴长生。
黑白无常收拾完群鬼后,钟馗和阴长生来到,黑无常想攻击阴长生,钟馗拦住黑白无常说:“你们别胡来,阴长生已经被本座降服,他答应改过自新。”黑白无常连忙拜见钟馗说:“很久没有见到真君了,真君还是那么宽宏大量。”钟馗说:“这次还要感谢你们出来相助?”白无常笑说:“这是理所应当的,真君替我们抓了那么多鬼。阴长生既然敢在我们丰都鬼城撒野,我们义不容辞。”黑无常对钟馗说:“我们抓了这么多厉鬼,应该把他们押到地府了。”白无常于是向钟馗辞别。钟馗对黑白无常说:“你们一定要守护好地府”。黑白无常应诺。
阴长生请求钟馗收自己为徒,钟馗笑说:“本座从不守徒弟!不过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地仙。”阴长生大喜说:“你说的是谁?”钟馗说:“他叫马鸣生。“阴长生说:“马鸣生是谁?”钟馗说:“马鸣生乃临淄人,本姓和,字君贤。少为县吏,捕贼,为贼所伤,当时暂死,忽遇神人以药救之,便活。鸣生无以报之,遂弃职随神。马鸣生跟随神人初但欲治金疮方耳,后知神人有长生之道,乃久随之,为神人挑着书箱,西到女儿山,北到玄丘,南至庐江,周游天下,勤苦历年,及受神人《太阳神丹经》三卷归。马鸣生入山合药服之,不乐升天,但服半剂,为地仙,恒居人间。不过三年,辄易其处,时人不知是仙人也,怪其不老。后马鸣生乃白日升天而去。”阴长生大喜说:“那请真君帮忙引见引见。”
钟馗和阴长生来到南阳太和山(武当山)中,马鸣生算到钟馗到来,于是连忙出来迎接,马鸣生笑对钟馗说:“道兄别来无恙吗?”钟馗笑说:“很好、很好!本座还给你带来了一个徒弟。”于是连忙令阴长生连忙拜见马鸣生。马鸣生对阴长生说:”本仙招收徒弟很严格的,一要不好荣位,二要潜居隐身,三要专务道术。你做得到吗?”阴长生坚毅的说:“可以做得到。”马鸣生大喜,于是收阴长生为徒。
马鸣生朝夕只与阴长生高谈世务,不教其度世之道。如此二十余年,终不懈怠。与阴长生一起奉事马鸣生的十二人已先后离去,个个怒说:“马鸣生这个老东西,说要教我们法术,没想到整天和我们高谈阔论,只是想骗我们帮他做苦力。”众人离开后,只有阴长生对马鸣生敬礼弥肃,马鸣生为阴长生至诚所感,偕阴长生赴蜀青城山中,立坛盟誓,授以《太清神丹经》。阴长生得其术,归家后合丹,举门皆寿。相传阴长生在世一百七十年,颜面如童子。后于平都山白日升天。
吐蕃赞普因其部众溃散,便侵犯北方的灵州、朔州,攻陷麟州。大唐朝廷派遣使臣到成都府,命令韦皋再次出兵深入吐蕃境内,以作牵制。韦皋分命各军约五万人出击:镇静军使陈洎等率领一万名士卒从三奇路出兵;威戎军使崔尧臣率一千名士卒从龙溪石门路南的无衣山出兵;维州、保州兵马使仇冕及保州、霸州二州刺史董振等率二千士卒直趋吐蕃的维州城;北路兵马使邢玼等率四千人出黄崖,直趋吐蕃栖鸡、老翁城;都将高倜、王英俊率四千人自峨和、清溪道进军故松州;陇东兵马使元膺及将军臧守部下士卒八千人由南道的雅州、邛州、黎州、巂州一齐出兵;镇南军使韦良金率领一千三百人后续跟进,攻平夷;雅州经略使路惟明等率兵三千人自灵壁、夏阳直趋逋租、偏松城;黎州经略使王有道率军二千人渡过大渡河,深入吐蕃境内;巂州经略使陈孝阳、兵马使何大海、韦义等,以及磨些蛮、东蛮二部落的酋长苴那时等兵卒共四千人,进攻昆明城、诺济城。
剑南军从八月出兵入吐蕃,九月奏称击破吐蕃于雅州。至十月,共大败吐蕃军十六万,攻下城邑七座、军镇五处,俘获民户三千,生擒敌兵六千人,斩首万余,于是进攻维州。援军两度来到,转战千里,吐蕃军连连战败。这时吐蕃进犯灵州、朔州的部众被调南下,赞普派论莽热以内大相之职兼任东境五道节度兵马都群牧大使,率领各部族混编的队伍十万人来解救维州之围。剑南军一万人占据险要、设置伏兵,先派一千人前去挑战,论莽热见其人少,便率领全军追击。剑南伏兵齐出,攻其不备,呐喊声犹如惊雷,吐蕃军不战自溃,论莽热被生擒,十万吐蕃军损伤过半。大唐朝廷听闻捷报,大喜,进拜韦皋为检校司徒,兼中书令,进封爵位南康郡王,并亲自撰写《南康郡王韦皋纪功碑铭》 ,以褒奖韦皋的战功。
韦皋听说薛涛知道错了,于是将其召回成都,还任校书郎。贞元十九年,二十四岁的元稹与大其八岁的白居易同登书判拔萃科,并入秘书省任校书郎。元稹授校书郎后,不久便娶刑部员外郎韦夏卿之女韦丛为妻。元和四年春,元稹使蜀,听闻在自己的前面还有一个奇女子任校书郎,于是密意求访,府公严司空知之,遣薛涛往侍。薛涛机警闲捷,和元稹谈诗论对,不处于下风。座间两人谈笑风生,薛涛对元稹说:“大诗人初到成都,我带你领略一下成都的名胜古迹。”
两人于是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对,后元稹登翰林,两人依依不舍的分离,元稹以诗寄薛涛说:“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词客皆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元稹离开成都后,其娴熟聪慧的妻子韦丛盛年而逝,韦丛之死,对元稹打击很大,使元稹常常夜不能寐。由于难遣伤痛,元稹写下了有名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其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其二:“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其三:“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后十余年内三次被贬官,相同和悲惨的遭遇让元稹和薛涛成为真挚的好友和诗友,可惜两人年龄相差十几年,而且薛涛比元稹大十几岁,两人始终有缘无分。
大和六年夏,薛涛去世。明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薛涛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后大唐诗人胡曾游西川,拜祭薛涛墓,赠薛涛诗说:“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树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知。”薛涛工为小笺,惜成都笺幅大,遂皆制狭之,不以为便,名曰:“薛涛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