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第十一代后人,你虽然拥有先天之力,但是切记不要去做恶事。从今往后你所遇到的所有事情皆为你的命数,也是天命。而你心则不能乱,心乱则违背天命,必将受到天道的惩罚。吾屋乾八、坤三、震一、巽二、坎六、离三、艮七、兑四处有一枚玉佩,名为德灵玉。此佩可助你调养声息,平静心态。危急时刻还可助你一臂之力,实乃巨灵佩也。今后行事,万万不可将其取下。”我翻译到这里,实在忍不住了,你说我祖上用古汉字写这一封信让我翻译也就算了,但是还用这什么乾什么坤的标方位名词?还让我不要取下来?前提是我能找到好吧。我连找都找不到,谈何不要取下来?我吐槽了一阵,翻了个白眼,开始继续翻译那份信,“这本书中所记载的所有内容,定要详细研读,所记录之心决,也要勤加练习,做到一息完成即可。”
靠,你说的轻巧,一息完成,那连一秒都不给我,还有什么好说?
“切记,虽有先天之力,勿做恶事。”信的内容被我用现代汉语翻译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我轻声重复了一遍信的最后一句话:“虽有先天之力,勿做恶事。”想起梦中那虚无缥缈的声音,莫非那声音来自祖上?我不紧打了个冷颤,背后感觉毛毛的,四下里看了看,总感觉似乎我祖上的灵魂就在我身边。
我翻开了古书的第二页,与第一页一样,密密麻麻的全是古汉字,我不禁为自己背会那本起着字典作用的白皮书而感到庆幸,因为自从背会了那本,这些古汉字所写的内容就比语文课文要简单多了。我大致看了下这篇所记载的内容,认为这篇是跟课文前的小序起着相同作用的介绍篇,介绍了这本书所所记载的心决叫做“静心决”,还说这心决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牛掰,被我一概跳过了。
而在这些介绍中我了解到,这种法决共有三大类,一类是心诀,一类是体决。顾名思义,心诀是练心,而体决则是练体。还有最重要的一类是术决,术决也叫法决;说的是一些很玄幻的法术,什么摄魂决啊,灭灵决的。心诀和体决相互辅佐,为术决的施法提供一定的条件。像我这种弱鸡体格,如果不经过后期的体决训练,就直接施用法决的话,轻则昏迷不醒,重则爆体而亡。
我在心中暗暗记下这些事情,然后翻到了第三页,正式的心决内容出现了,我顿时热血沸腾,照着书上所写的操练起来。刚开始还没有什么感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页数的增加,我对这个心决的掌握越来越熟练,心里也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世外仙境,心里很舒畅,心情很飞扬。越练这种感觉越浓郁,心境也越来越宽广。浑身上下只剩下一个“静”字,任其外界刀山火海,心中则是一谭波澜不惊的柔水。
在日复一日地运用心决中,时间很快过去了,父亲第二次来时,我拜托他将那三本孙三为借给我的古书带给我,父亲第二天便送来了。为什么突然想起了那三本古书呢?因为其一,我实在闲的没事干,每天除了心决就是心决,都快烦死了,那三本书挺厚的,能消磨不少时光。其二就是,当时那些看不懂的文字,好像就是我背会的这种古汉字。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我想起来在那三本古书中记载的八卦阵里,好像有那些让我头大的方位名词。
果不其然,那些看不懂的文字便是我所记住的古汉字,看来这三本书与我祖上传下来的那本书有着一定联系。
而那些坤什么乾什么的,也在这些书里找到了答案,没费多大力气便找到了所谓的德灵玉,这块玉全体透白无暇,仿佛在里面流动着一股浓郁的白气一般,煞是好看。将其佩戴在脖颈上时,猛然感觉到一阵放松,心中波澜不惊,很是平静。
这种感觉在那古书中也有提到,一般年代非常久远的玉佩,都会具有一种灵气,只是要达到这种让人心境如此宽广程度的灵气,则需要用几十万年的玉料为玉底,以百年道行加持,用实质真气进行雕刻。足见这块玉佩的珍惜程度。会不会值很多钱呢?我心中闪过这个念头,很快便被我磨灭了。
然后又从那三本古书中那部分古汉字中,学会了一个固体决,属于体决的类型,可以强身健体,对于我这弱不禁风的小体格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一个月很快在我每天的练决中度过,我对静心决和固体决也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是我也实在是闷的受不了了,便想走出这片山林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我先爬到了附近一颗最高的树上,想看看这片树林有多大,要是搁在以前我的那种体质,别说爬树,走路都觉得累,但是自从练了固体决后,身体强健了许多,很快便爬了上去。不看不知道,这一看反而笑坏了我,差点就从树上摔下来。
原来啊,周围就那么渺渺几颗树,再稍微往前走那么几大步,便能走出了所谓的森林。我从树上跳了下来,由于修炼了固体决,也没感觉到累,立刻向森林外跑去。每天看着相同的树,我早就腻了,一心就想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今天终于实现了。
我走出森林,深深地吸了一大口气,舍不得呼出来,差点憋死在那里。然后如乡下人进城一般左看看右看看,也不敢离祖屋太远,怕到时候迷了路。外面的世界也没有什么不同,我失望地摇了摇头,便向回到祖屋,但是猛然间我却看到不远处好像有个村庄,此刻正冒着炊烟,想必是在做饭吧,想着这里,我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响了起来,这些天来,天天吃干粮,肚子里的馋虫早就已经抗议了,所以不禁伸出舌头舔了下干裂的嘴唇。
每天吃着相同的干粮都快干死了,要是能去那个村庄蹭顿饭,不也是极好吗?刚开始也只是想想,但是后来便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态,也顾不上会不会迷路回不了这里,也不想想人家会不会让我蹭饭,只想着好吃的,我要吃,便撒腿向那袅袅炊烟升起的地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