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青春校园 > 挚爱清涵 > 章节目录 > 正文 第三章 在舞台上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一)

正文 第三章 在舞台上你代表的不是你自己(一)

书名:挚爱清涵 作者:盛夏清涵 更新时间:2016-12-13 13:46 字数:7025

    清涵、梦怡和萧翎三个人在听到杨琪颖讲述了这洋洋洒洒吸烟的理由,都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后来就厌倦了,但是也不好意思打断她或者怎样。所以三个人就这样默默听着,反正也睡不着,就当是打发时间了,不知不觉间天就亮了。

    新生规定,开学第一天都是要进行军事技能训练的,为期一个月,这段时间,学生们在阳光之下集体暴晒,无论男女,也不管你是谁。

    几个姐妹在这第一天都是怀揣着好奇和兴奋的心理去参加军训,但是杨琪颖还是不断地擦着白色的液体,萧翎明显感到很奇怪:“杨琪颖啊,你在望脸上擦什么啊?”

    杨琪颖看了她一眼萧翎:“你啊,真是个土包子,这是从欧洲代购的防晒霜,擦在脸上可以防止太阳晒的。”

    “哦?这么神奇,那我也来点吧。”萧翎明显没有见过,也跟杨琪颖要了一些擦在脸上,脖子上,“嗯,真香。”

    清涵和梦怡当然对这个东西见得多了,只是没有想到杨琪颖矫情成这样,军训还要擦防晒霜的。

    可是一上午的军训之后,大家也都明白了,军训真的就像是炼油,把大家这样晒,那样晒,反复晒。按教练的话说就是:“你们都是当代大学生,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必须要练就好的身体。”

    虽然一个班上的同学估计没多少人会听的进去他的话,但是教官是军营出生,一脸的硬朗和帅气,即使身子十分单薄,但是穿着紧身的迷彩背心,还是把一生的干练的肌肉衬托得凹凸有致。也让很多女孩子的眼睛里多多少少有了花痴的感觉。

    闲暇之余,教官会和同学们闲聊,教官姓龚,年龄不大,25岁左右,现在在他们所在的军营里是一个排的排长,据说还参加过“七七事变”的卢沟桥战役,抵御过侵华日军,后来因为调配,调到了北京第七部队。

    有同学发问:“教官,我听有人说,当时卢沟桥的士兵死伤惨重啊,您没事吧。”

    一句不经意的发问,让教官陷入了沉思,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许久才说话:“当时我是眼睁睁地看着我的战友在我面前倒下了,我想去拉他,可是还没走到他身边,我的肩膀也中弹了,又一个手雷在我身边不远处爆炸了,我眼睛睁看着战友的躯体被炸乱了,我的脑袋轰轰作响,什么也记不清就倒下了。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的病房里面了。那个兄弟,当时和我是一起长大的,也是我们各自的母亲同一天送进军营,他比我小两岁,平日里都叫我‘哥’,我还答应过他的母亲照顾好他,他家本来上面还有一个哥哥的,但是小时候战乱的时候,就已经走散了,到现在是死是活也无从得知了,我让他们家断了后啊。”

    不知何时,宋翊泽已经坐在同学们的身后了,在听到教官讲这些事情的时候,好多同学都哭了,教官七尺男儿,在讲到情谊深厚的时候,两行热泪也清晰可见。宋翊泽起身上前拍了教官的肩膀:“龚教官,这件事情真的不怪你,真的,要怪就怪那可恶的战争吧。他夺走了太多太多无辜可怜人的生命了,让多少家庭破碎,让多少孩子没有了父母的照顾,又让多少父母没有了亲爱的孩子,多少原本相爱的人不能够在一起,深爱的人生离死别。”

    教官用袖子抹了抹眼睛,抬起头,对着宋翊泽露出了一个憨厚的笑容,同学们都动容了,别的教官大多数都很凶,对同学们很严格,但是龚教官的有血有肉,更让同学们爱戴有加。

    同学们在听了他的事迹之后,眼睛里更多了一份憧憬的目光,大家也都很向往军营生活,只是觉得那样很酷,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没有什么,比投身部队更能让人有自豪感。

    原来宋翊泽跟龚教官老早以前就认识,据说宋翊泽大一的时候,就是在龚教官这里当学员,两个人很是聊得来,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结下了深厚情谊。

    后来杨琪颖跟我们讲了关于宋翊泽的事情,我们才知道,原来宋翊泽在年少的时候,父母都是民国高官,但是最后据说是通敌罪被抓,双双枪毙了。我们都表示很惊讶,杨琪颖摆摆手说道:“其实,他的父母都是被陷害的,等于说是背了黑锅。”

    清涵她们表示不解,问杨琪颖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杨琪颖挺了挺胸膛,“我爸爸和他以前是同事,后来我爸爸因为那事,很快辞职从商了,所以才躲过一劫。就可怜他们家了。但是有一点哦,就是翊泽学长从来都不依靠家里,他今天所做的成就,都是他一个人打拼出来的。”

    听了杨琪颖的介绍,清涵她们三个对翊泽的爱慕之心更加浓烈,都很渴望和宋翊泽这样的上进人士交流。

    那段时间,宋翊泽的文学社也没有闲着,在同学们训练之余,还是会抽出时间来给同学们讲解一些事情。还在军训月底结束之际,举行了一次演讲,关于爱国的,又再一次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让大家都大有为祖国献身的热情。

    军训就这样知期结束了,同学们都在计划着准备新的学期生活。

    然而清涵她们四个人却有其他的计划,并且都在为这个计划准备着。

    文学社在新生军训结束后就开始招新了,那天一大早,好多社团就开始招新活动了,有各种社团,文学社说实话和其他社团相比,并不是那么热门,要不是因为宋翊泽在,估计没多少人会报这样一个文学性质的社团。

    清涵四个人在逛着各种各样的社团,听着学长学姐悉心地教导,介绍自己的社团,以及给大一新生介绍生活学习经验,逛着逛着,四个人来到了印有“文学社”旗帜标致的地方,“嘿,明义学长,你在这里负责招新啊?”

    邹明义一看是清涵她们,赶紧热情起来:“唉哟,学妹们来了啊,来,学长给你们介绍一下咱文学社,不要简单地以为我们文学社是搞文学的啊,我们社团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以文学的方式作为我们的武器,来唤醒社会的良知。”

    清涵她们四个人听到明义介绍的云里雾里,也没怎么听进去:“明义学长,那个,翊泽学长在哪呢?”

    明义一听就知道几个小妮子的来意:“哦,他啊,他在陪他的小女友呢。他女朋友在医院里面,之前参加游行活动,因为游行队伍和警察有了冲突,当时很混乱,他的女朋友被打伤了,就在他的面前倒下的。最后翊泽还被抓到看守所了,关了大半个月,最后是校方去斡旋,才把翊泽放出来。”

    几个女孩子听得很是惊讶,就连对宋翊泽了解很多的杨琪颖,在听到宋翊泽的事迹之后,惊讶得下巴都掉了,或许是不敢相信,自己朝思暮想的男人已经有了女朋友。

    果然如清涵所料,杨琪颖来了一句:“有女朋友又怎样,没结婚我就有机会。”

    萧翎、梦怡白了她一眼:“哎,我说杨琪颖,你不为宋翊泽跟他女朋友的革命情谊感到惊讶吗?人家是过命的,你能行吗?”

    杨琪颖噘着嘴说:“谁说我就不可以了,我可以为他去死。”

    他们明显觉得杨琪颖已经爱宋翊泽爱到疯了,也都不好意思再去跟她抬杠刺激她,真怕她会做出什么不得了的事情,那个时候就说不好了,也说不清楚了。

    明义顺势说:“你们想要加入我们文学社吗?加入了文学社,咱们就都是过命的兄弟。”

    虽然明义的话对四个女孩不怎么有吸引力,但是她们都各自有被吸引的地方,异口同声:“我要加入。”

    几个女孩填完了报名表,明义对她们说:“后天晚上在红楼进行面试哦,你们几个准备准备。”明义又拍了一下自己的胸脯,“不过你们放心,有我在呢,你们一定可以进入文学社的,到时候一起好好努力啦。”

    几个女孩都对明义投出了笑容,如春风明月般笑开了花,虽说宋翊泽已经有了女朋友,但是大家心里为了能加入文学社,依然很是兴奋,准备得很认真,大家都想进一步了解这个充满悲情传奇色彩的男人,能和他一起搞社团,一起搞活动,都是一件想想都很幸福的事情。

    他们都领到一本关于文学社介绍的书籍,晚上几个姑娘都早早地洗漱好,上床窝在被子里看那本书。

    文学社是宋翊泽,邹明义以及曹佩希等人在大一的时候创办的,创办初期,主要从事的是文学救国,收集社会时事,办成文学期刊,后来发展成为演讲,游行示威的带头人的作用。最吸引人的就是开头的说的文学社的宗旨和办社意义,是宋翊泽亲笔书写的。

    “一滴水能折射七色阳光,一本书能给您多彩世界。”这是个收获的年代,我们身边发生了太多让我们激动的事;这也是一个需要不断奋斗的年代。当太阳起得不再早,我们却仍是早行人。寒霜中有我们奔跑的脚步,夜幕里有我们追赶的身影。让我们携起手来,让心灵碰出火花,在这闪光的岁月里,书写人生各种各样的美丽。

    文学是一片净土,是一个能品味大自然鸟语花香,感受人世间温情欢欣的殿堂。为了让我们的广大学子早日领略文学的纯真与善美,编织情感的缤纷之梦,收获智慧的丰硕之果,我们学校就组建成立了朝露文学社。我们的初衷便是让朝露文学社成为全校各年级文学爱好者展示才华的园地,旨在拓宽学生视野,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培育文学新苗,以高雅的文学艺术引领学生树立理想,培养高尚情操。近三年来,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一路走来,我们历经几多艰辛,但是欣慰的是,到如今终于换来桃李吐蕊,芳香满园。

    在校领导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我们朝露文学社一次又一次地完善了原有的《文学社管理制度》《社长责任制》、《文学社社员守则》,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对文学社的辅导老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诸如:每次活动,辅导老师必须有备课,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要求学生写的文章,辅导老师应先写下水文,做到指导时心中有数;每次活动后收上来的稿件,辅导老师必须认真修改,以便于下一次上课时讲评,辅导老师必须经常而有效地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

    我们不光注重多种渠道的学习还很注重在原有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推陈出新,扬长避短,执着地去开辟一片文学的新天地。针对此,我们文学社把活动的重心定位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深知,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文学社活动的良好人文环境,也是隐性文学熏陶的最佳切入点。良好的富有文学性的育人环境可以起到“润物于无声”的教育作用。我们每一学期伊始,都会要求各班进行一次班级文化建设。包括更新“班级寄语”、美化教室、组建班级图书角……力求让每一面墙壁说话,每一棵树木寓意,每一个空间启智。努力做到校园文学化、儿童化、教育化,让每一寸空间渗透文学气息,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文学熏陶。

    社团通过组织文学讲座,阅读交流,让学生阅读欣赏课外读物,接触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如诗歌,童话,寓言,小散文,小小说等,认识一些文学作家,诗人,了解外国的一些名著,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使大家通过广泛的阅读,增强语感,丰富文化底蕴,积累素材,建立知识储备仓库,提高鉴赏水平和文学修养。

    教师除了向学生提供必读的阅读材料外,还可向学生印发“阅读指南”,推荐好书书目,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给学生指引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学会自觉,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

    有了可读之书,再定以可读之时。在一段时间的试验摸索之后,我们学校已形成了每天早上“晨诵”二十分钟,中午“午读”半小时的制度。“晨诵”要的是琅琅之音,诵而有韵;“午读”求的是默默而览,读思相辅。为使午读更丰富更引人更有实效,每天,我们另开设了一个图书阅览室。不仅开放学校图书,还开放文学佳作,拓展了学生的读物种类,使他们总能长读常新。在午读时间,图书阅览室均有教师放弃午间休息,为学生阅览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当学生的身边,时时处处被书香包围,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去亲近文字,品味翰墨幽香浸润心田的愉悦。久而久之,他们“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也会渐渐浅淡……

    我们的文学社活动动静相宜,动则欢闹雀跃,静则凝神聆听。但不管动也好,静也罢,都力求活动引人入胜,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习得作文的良方,感悟人生的哲理,陶冶美好的情操,乃至提升整个人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外聘专家或老师来为文学社社员作讲座,不失为一种高效之举。我们大学生毕竟没有步入社会,社会经验少,很多同学上学目的不单纯,不仅仅贪新鲜慕名人之心,人皆有之。“外来和尚好念经”,大学生确实如此。何况,专家既为专家,当也有一定的过人之处。曾记得,整个演讲是妙语连珠,尤其在与学生行互动的环节里,场上更是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我想:当笑声消逝于耳畔后,学生心中所记住的一定不只是笑声……

    投身自然,寄情山水,我校地处农村,有山有水,纯朴古老的人情风俗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学生的习作辅导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有意识地带领他们到大自然中遨游,观日月星辰,闻鸟鸣虫吟,看芳草菲菲,听流水潺潺;组织学生交流名胜古迹游览的体会,倾听古老神奇的传说;让学生参加农忙劳动,体味劳动的艰辛与欢乐。那些水乡风情及劳动人民的欢声笑语展现在眼前,就唤起学生一种不吐不快的强烈写作欲望。再则,组织学生投身自然,关注自然,领略自然情趣,培养审美能力和环保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尤其在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日益严重破坏的今天,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去关注自然,从而懂得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明白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

    搭建平台,雏鹰展翅,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校园环境的影响。我们特别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特有的文化氛围。我们在校内开办了红领巾广播站:进行校园采访,校园演讲,校园论坛,经典诵读,创办校刊,组织各类文学竞赛及向外投稿等以实践活动为核心的文学社团活动,使学生成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做好社团网站建设,切实有效地开展社团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都将会得到提高,并能进一步促进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注社会,丰富体验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脱离实际是作文的一大通病。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学生思想与世界观形成的源泉。让学生走入生活,感受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闻,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自己去解读人生,剖析人生。除此之外,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工厂企业参观,开展社会调查,去福利院看望老人,参加希望工程活动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其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又审时度势,将文学社活动作为一门地方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编入课表,引入课堂。形成了在学校朝露文学社总社之下,班班成立各具特色的小文学社的新格局。我们课堂上的文学社活动,尤其注意避免陷入以下几个误区:活动姓语不姓玩活动只是语言交际的载体,是培养观察、碰撞思维的工具,是语言生成、素材积累的摇篮,是习作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文学社活动姓语,不姓玩,这是文学社开展活动的根本。一切活动都是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安排下有序完成。在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策划活动环节,巧妙安排活动再现,及时引导学生交流,适时指导学生写作,适度给予反馈评价。

    如一次扳手腕的文学社活动课中。一公布参加比赛学生名单(有意安排有差异的同学参加活动),同学们立刻议论纷纷。笔者捕捉时机,进行现场采访。一生说:“这次比赛冠军一定是姜某某,因为他身强体壮,又是篮球队的主力。”一生说:“沈某某文质彬彬,戴一副眼镜,像一个小书生。参加扳手腕比赛,真是自不量力,必败无疑。”一生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还没进行比赛,谁胜谁负,还难料呢?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接着,我又采访了参加比赛的同学,“书生”摸样的沈某某说:“重在参与。只要大家快乐,我就高兴!”刘某说:“参与比赛,锻炼自我。”一个小小的活动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生成了多么有趣的语言。活动已不仅仅是游戏,而成了学生宣泄情感、成就写作的工具。

    循序渐进不随意万事万物皆有序。文学社活动开展也应有个活动序列。在追求活动的趣味性、生成性、可操作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不同年级段学生的内在要求。

    因而,在文学社活动过程中,我们提出:低年级段活动主要训练学生把习作兴趣写浓,把笔头写顺,把思路写活,把胆子写大。平时的活动以想象为主体,以说完整的话,看图说话,看图写话为主。如编个小童话,给课文编个结尾,给文中的小主人翁写上几句话;中年级段活动以素描作文为主,将观察与表达结合起来,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片断的训练,写通写顺,写出真情实感。如开展“放风筝比赛”、“成语接龙”、“露一手”、“三大步上篮”、“分组猜物”、“扳手腕”、“词语找错家”等活动,进行活动后写作交流或边活动边写作;高年级活动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主体,综合进行记叙文训练,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从模仿写作向独立写作过渡。如开展写“参观记”、“导游词”、“新闻报道”、“班级中的小能手”、“一次小实验”、“我最喜爱的一件礼物”、“给某编辑部的一封信”等活动。

    文如其人不任性。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在关注学生智商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培养发展学生的情商,尤其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行为习惯,让他们逐步养成关爱生命的习惯,学会感恩的习惯,学会合作的习惯,学会分享的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文学社活动作为一个自主、开放的课堂新形式,很好地利用了这一优势,开展适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有针对性的活动,在写作中为学生补上语文教学中容易忽视的情感缺失一课。如我们进行了一次“亲情拷问”的活动:先让学生在白纸上认真写上五位对自己最亲的人,然后每次划去其中一位。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随着教师的不断引导学生交流体会,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昂,到划最后一个亲人时,全班都已泣不成声了。因为他们已不仅仅在游戏,而已进入了生活之中,好像一个个亲人就要离他而去。活动自然而然地撬开了学生表达的嘴巴,学生们一个个流着泪讲述了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完成了一篇篇亲情味十足的优秀文章。这既是表情达意的契机,又是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师生共同完成了一次精神之旅。

    宋翊泽的文章诙谐幽默,一如他演讲的风格,而且当你联想到他的成长经历的时候,或许并不能想到有过那些经历的人会写出如此充满正能量的文章。他酷酷的表情之下,是一颗无法掩饰的火热的心。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