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经过了暑假,在家里其乐融融和睦温馨的环境中,在欣欣和罗斌的无限爱意下,小莲的焦躁慢慢的好了。
她又恢复了精气神。她将自己对老母亲的遗憾,对罗婆婆的埋怨全部压在心里的最深处,不去想,一门心思准备干一番事业了。
小莲在学校当了班主任了,在她们这样的二类重点学校,当班主任是很辛苦的。
早出晚归,随时处理学生突发事件,鼓励学生学习,和家长及时沟通等等,非常的忙乱。有时连周末也不能休息。随时学校或者家长打电话。
忙有忙的好处,整日埋入纷繁杂乱中,小莲可以麻痹自己,淡忘了和罗婆婆的矛盾。
罗婆婆和罗公公一起来到C市的,可能看到家里祥和安康,没有罗婆婆描述的被小莲搞的鸡犬不宁吧,罗公公住了两周,又回老家种田去了。
在学校太忙乱,小莲才当班主任,难免心烦意乱。在家,看到罗婆婆,她也不能做到完全和她和睦共处。
罗斌很理解她,周末的时候,常常陪着小莲到处去转。当然,两个人不是漫无目的的去乱逛,两个人每次出去还是有点目的性的。
那几年,房地产市场异常活跃,到处都在开发。凡是有点积蓄的,大家都搞了投资。
小莲和罗斌也不甘示弱,终于手头有了点点钱了,两个人也想投资点什么。于是,到处转着看。
转了很多地方后,在大学城的开发区,小莲和罗斌看中了一套尾房,付了首付后,他们也开始了按揭的生活。
生活中总要有点激情,总要注入一点新鲜血液,这样才不至于陈腐。
接下来的日子,虽说每个月几千元的按揭款,又要省吃俭用了,但两个人是兴奋的,他们买的房子翻了一番了。
第一笔投资,给了他们高额的回报。
这样的生活让两个都很开心,特别是小莲,她能从烦躁中拔出来,实属不易,她实在不想又因为家庭琐事让她苦不堪言了。
忙忙碌碌又是一学期。2009年的春节不知不觉就到了。根据原定计划,小莲,罗斌和欣欣要回小莲老家过年。
早早的买好了票,一放假,小莲全家就兴冲冲的回家去了。罗婆婆回老家和女儿们一起过年。
自从和罗斌2001年回了一趟家后,中途因为父亲去世,匆忙回去一次,这么多年了,小莲再也没有回去过了。女儿欣欣更是第一次回家。
刚到家,受到了空前热情的招待。几个姐姐姐夫都来了,侄儿外甥们全来了。
主要是看欣欣,第一次见到欣欣,她们都非常的喜欢她。欣欣也乖巧听话,很懂事,看到每个亲戚,都甜甜的喊着。
哥哥和嫂子没来,第二天一大早,小莲和罗斌还有欣欣专门到哥哥的家里去拜访。
正好都在,聊天,客套话,小莲拿出从C市带回来的贵重礼物送给他们。
嫂子很喜欢欣欣,拿了很多好吃的给欣欣。
走的时候,小莲细细观察了一下哥哥嫂嫂盖的新房子,很气派,门楼很高。
门房有两个大屋,厢房有三个大屋。一间布置成了新房,应该是给他们大儿子勇勇结婚准备的。
“这么多的房间,怎么都应该容得下母亲呀。”小莲暗暗叹息着。
北方人都是很热情的,听说小莲回来了,老母亲的老姐妹们也来看望,小莲的小学中学同学也过来话家常。
罗斌悄悄的说:“哇,北方人真的太热情,太好客了。”小莲得意的说:“那是。”
这样,忙忙碌碌的,几天就过去了。
终于闲下来了,小莲和罗斌才有时间好好的打量了一下这个老家。
老屋真是破败不堪了,门房有一边的房顶已经开始倒塌。厢房还好,两间屋子都完好的。不过,也是很旧很旧了。
老母亲在门房和厢房之间的屋檐下,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平时炒菜煮饭都在那里。
看着老母亲的窘迫,小莲心里又开始难受。“妈妈,过了年,你和我们一起回C市吧。”小莲劝着母亲。
“我才不去。”母亲说,“我在那里人生地不熟的,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但在家,我天天在外边玩,心情好,吃的也自在。多好。”
“但你一个人在老屋,没人照顾你,而且,房子看上去也快塌了,我担心。”
“没什么的,”老母亲说,“你的几个姐姐经常来看我的。还经常接我到她们家住。只是,我不想去。我喜欢在我的老屋。”
小莲不再劝说,但看着家里的境况,她总是觉得遗憾。
大年三十的风俗,女儿不能见妈。早早和大姐说好了,全家这一晚住到她们家去。
下午,大姐过来接她们。母亲恋恋不舍的送到了门外。
“妈,你晚上和哥哥嫂嫂他们一起过年吧,不要一个人在老屋哟。”小莲叮嘱着母亲。
“嗯,我知道的。你放心吧。”母亲笑着说。
在大姐家里,小莲一家很开心。和她们一起吃年夜饭,放花炮,一起看春晚。多有意义的一个年三十呀。
只是,小莲心里一直惴惴不安,“老母亲,你是不是和哥哥一家一起度过的呢?”
大年初一了,吃完早饭,小莲就和罗斌商量,回家陪老母亲吃午饭。
大姐和大姐夫留了半天,看留不住,就用电动车送她们一家回去了。
到家后,小莲发觉了不对头,母亲的神色很疲惫,沮丧。母亲的眼睛也是红肿的。
“怎么了?”小莲心里嘀咕。但因为是大年初一,她没问。
高高兴兴的陪着母亲包饺子。和面,擀皮,混馅,捏饺子,煮饺子。不到一会儿,香喷喷的饺子出锅了,真是太香了。
全家人开心的吃着饺子。欣欣边吃边说:“外婆,好好吃呀。”外婆满脸皱纹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我的乖外孙,外婆最喜欢你了。好吃就多吃点。”
吃完饭后,乖巧的欣欣跪着给老母亲拜年,老母亲乐开了花,给了欣欣一个很大的压岁钱红包。
欣欣要放花炮玩,罗斌带着欣欣来到院落,小莲和老母亲在屋里。
小莲好几次想问老母亲昨晚大年三十怎么过的,但话到嘴边都咽了下去。她害怕她的预感得到证实,也怕老母亲伤心。
正好,老母亲的大孙子勇勇来了。勇勇,因为是长孙,老母亲最疼爱,从小是老母亲养大的,也是小莲姊妹几个最疼爱的。定了婚,马上要结婚了。
勇勇和小莲她们聊了一会儿天,看老母亲出去倒洗碗水了,悄悄给小莲说:“小姑,你晓得不,昨晚我奶奶哭了一晚上。”
小莲心头一震,一股悲凉立马浇满全身。不用猜,大年三十晚上,合家欢乐,全家团圆的时刻,老母亲子孙满堂,却一个人孤独的在老屋度过的。
没有人理会,没有人在乎。她养育了那么子女,名下孙子们都十几个了,老了老了,却孤孤单单,无人问津。在大年夜的晚上。
多么深的讽刺呀!你说,一个人辛辛苦苦几十年,拉扯大自己的儿孙们,有什么意思?有什么想头?
写到这里,小莲依然悲痛,依然止不住泪水长流。好几年过去了,小莲依然无法忘却。
她可怜自己的老母亲,她疼惜自己的妈,但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C市老母亲呆不住。
回到老家,嫂嫂和老母亲的怨恨太深,嫂嫂故意孤立她。“嫂嫂,宰相肚里好撑船,几十年了,母亲也老了,就凭她为你带大了几个孩子,你都应该放下怨恨了呀。为什么你做的那么绝?大年三十,让有儿有孙的老人,孤单一个人过,你不怕老天报应吗?”
“小姑,今天大年初一,我妈妈让我喊你们全部到我家里吃饭。”哦?嫂子竟然能有此好心。看来,可爱的欣欣和儒雅的罗斌给她留了好印象。
“你奶奶呢?去不去?”小莲问。
“要去,我妈妈让一起都去。”
“那好,晚上我们一起过去吃饭。”
老母亲倒完水回来,小莲给老母亲说了。
“我才不去,昨晚都不喊我,今天让我去。不去。”老母亲还在愠怒大年三十的孤独。
“妈,去吧。你也老了,没必要再和嫂子较劲了。再说,你不去,我们也都不去。”
“那好嘛。”老母亲想想,还是答应了。
勇勇准备走了,小莲送勇勇出了老屋门口。
“勇勇,你也知道,你奶奶和你妈妈两个人有矛盾,想把她们调和,真不容易了。”
“你奶奶脾气又硬,不肯到你几个姑姑那里去住。你奶奶从小把你养大,对你最好,要晓得报恩。你奶奶年纪越来越大了,平时要多过来照看一下奶奶。”小莲叮嘱着勇勇。
“你放心,小姑。我知道的。”勇勇说。
勇勇实现了他的诺言,几年后,在老屋快倒塌时,勇勇将小莲的母亲接到了他家去住。一直到现在。
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小莲从心里感激佩服勇勇。这个孩子,作为孙子辈,比做儿女的哥哥嫂嫂孝顺,比她小莲孝顺,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此后,小莲有了一块心病,每到大年三十,她就揪心。她可怜老母亲,害怕老母亲一个人在家,但她无力改变。
每当万家灯火,烟火翻飞,到处炮声连连的时候,她就心酸,她不敢给老母亲打电话拜年,但又不得不打电话。
只要听到老母亲说,她一个人在家,已经睡了。小莲就揪心的痛。此时,哥哥嫂嫂三个儿子和儿媳,孙子们全家一起正在看着联欢晚会,正一起在欢度着春节。
嫂嫂,你真的什么都不怕吗?
接下来的几天,小莲她们天天走亲戚,大姐家,二姐家,三姐家,转了一圈了,也快到罗斌小莲上班的时候了。
正月初六,小莲她们,返城上班。
这次回老家,蛮开心,但也有遗憾,因为天天忙乱,没有陪老母亲多说说话。
小莲又一次想将老母亲接到C市,这一次,更强烈,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