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公府的内院名为“群芳园”,院内各处种着不同的树木花草,蔚然成林,各个小姐公子的院子和镇国公府女眷游玩宴会之地尽在此处,亭台楼阁,琼楼玉宇,极尽奢华。三小姐苏措带着两个侍女穿梭在群芳园中要去大小姐苏婉的虞美人处,每每见到这样的豪奢还是很咋舌,像临安苏氏这样的百年勋贵,就算是和皇室相比也是不逊色的。
苏婉是京中有名的才女,连皇后也赞她有魏晋遗风,满大靖朝的女子竟没人比不上她的风姿气度。苏婉的生母是有名的美人,原来也是名门小姐,当年却因立储站错队而阖府抄没,这位誉满京城小姐沦为官奴,是当年还是镇国公庶子的苏宁百般奔走才救了下来,成了苏宁的傅姨娘,后来苏宁成为镇国公,苏婉也成了国公府的小姐。遗传这位傅姨娘的美貌,苏婉也是几位姐妹中生的最好的。这苏婉虽原是庶出,却和自己一母同胞的哥哥苏静写在镇国公原配的名下,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嫡小姐。
“是三小姐来了,快进来。”苏婉的大丫鬟揽月忙带着苏措进了正房的客厅。
苏婉的虞美人是一座十分安静偏僻的小院,不过是一个整齐的一进院,但是却不像名字一样秀气、娇媚。院子里摆了几盆虞美人花,现在正是花期,虽娇娇袅袅的开的正好,院子里偶尔几个丫鬟匆匆走过,规矩严禁异常,不像是闺秀的院子,倒像是上了年纪的老夫人的院子。
“大姐姐这里永远都这么井井有条。”待人疏离苏措对这位有些孤傲的姐姐反而有几分好感。
“不过是不愿意讨人厌罢了,越到现在这个时候,越是不想给正院和寿山堂的人把柄。”
寿山堂是镇国公老夫人的住处,正院是镇国公夫人王氏的住处,多年来为了镇国公迟迟不肯立世子,这几房的关系一直不大好。
苏婉穿着宽大的素袍,反挽了堕马髻,只用一根成色极好的玉簪固定,房里燃着苏婉配的冷梅香,风从窗外吹进来,鼓动重重围帘,吹动书案上的书,此情此景真如一副泼墨的名画,美不胜收。
“大姐姐近日倒是越发小心了”
“谨言慎行总是不会错的,我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惹出什么是非。”苏婉眉目带愁,真是犹如病西施一样,连苏措看了也要怜惜一二。
“大姐姐难道不愿意嫁给谢公子吗?”苏婉的丈夫名谢雅如,是陈郡谢氏的旁支,家中只有这么一个男孩,不过倒是很成器。
“傻妹妹,这世上的事,不是愿不愿意就可以解决的。谢公子是名门之后,自己也十分争气,这样的夫君我有什么不满意的。”苏婉笑道:“况且,且不论这门亲事有那么多的利益在里面,我一个女儿家等了他这么多年,不嫁给他,谁还要我这个老姑娘啊?”
“唔……”苏婉八岁定亲,现在已经十年过去了,在大靖朝这样的年纪实在不小了。
不过,苏措有一句话一直在嘴边,不知道怎么说。
“光华,我终究学不得你的潇洒,我也有我的苦楚。”苏婉聪慧,怎么会看不出苏措的欲言又止。
苏措到底是真正经经的嫡出小姐,在这深宅大院里不知比自己要潇洒多少。看着这个不过十四岁的妹妹,苏婉心里也是十分羡慕的,可是就算自己不愿意,到最后还不是一样要嫁给谢雅如,这场婚约,不仅仅是两个家族的联姻,更是两个国家的一道默契。
“如果嫁到谢家,哥哥的日子也会好过些。”苏婉默想。
“大姐又何必伤怀,总是坏不过现在的,以后也只会越来越好。”苏措也不是难缠的人,自然不会再多说什么:“我给大姐姐添妆,你看看喜不喜欢。”
苏措这套添妆礼十分厚重,是一整套的金刚石的头面,装在紫檀的盒子里,在日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耀眼的很。
“我知道大姐姐喜欢我的这套头面,如今就送来给你!”苏措在钱财上十分大方,这样的头面价值千金,就算是镇国公府豪奢,也是十分厚重的添妆了。
“这样的东西,难得光华你这样大方,竟然给了我。”苏婉也是觉得实在太贵重。
“大姐姐,我可是小富婆,才不在乎呢,你和我客气什么。”苏措的生母到底也是国公府的嫡出小姐,嫁妆丰厚,作为这些嫁妆唯一的继承人,苏措的的确确是个小富婆。
“光华,我走以后,你在家中也要多小心才是,毕竟正院的心思你也是知道的,我不求你帮我们兄妹什么,只是也千万别让‘那位’算计了去。”苏婉不忘嘱咐这个心思清浅的小妹妹。
镇国公迟迟没有立世子,正院的镇国公夫人王氏又怎么会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成为世子,这些年行事也多是为了此事。
“大姐姐你放心吧,我也不是没有算计的人,该怎么办我自然知道。”这些年的世子之争,苏婉和苏静兄妹从来没有让自己卷进去,苏措自然记得这份情谊,如今苏婉还能出言警示,苏措心里也是感激的。
镇国公所住的外院的明信堂里,镇国公苏宁正和几位幕僚说自己长女的婚事。
“国公爷您的考虑在下懂得,不过当年圣上既然想用这样一门亲事牵制谢雅如,如今婚事是万万不可以有什么问题的,一定要办的风风光光,稳稳妥妥,这谢雅如既然回来完婚,就是向我朝君臣表态自己的心还是在大靖的。”
谢雅如的身份十分特殊,他虽然官至尚书令,却是在和大靖分河而立的夏朝为官。
当年吴王的长女被封为楚阳公主,嫁于夏帝为后,这谢雅如就是随嫁的官宦子弟,谢雅如是位闻名于世的神童,又是陈郡谢氏的子嗣,所以随嫁显示大靖朝对楚阳公主的恩宠。仁熙帝多疑,怕谢雅如这样的人才成了夏帝的羽翼,完全臣服于夏帝,居然给当年年仅十二岁的谢雅如和年仅八岁的苏婉赐婚,暗示谢雅如永远都是大靖朝的人。
按理说这样的身份,谢雅如就是皇后的内臣,不该出任官职,不过夏帝和楚阳公主琴瑟和鸣,对这位谢公子也是十分的器重,居然让如今才二十二岁谢雅如官至尚书令。现在他归国迎娶苏婉,无疑也是在给仁熙帝吃定心丸。
“婚事自然是要风光大办,但是小女到底是随谢大人北上,还是以侍奉公婆为由留下,就要费些思量了。”镇国公苏宁久居官场,自然不会认为这是一桩普通的婚姻。
“只怕还是得看谢大人的做法了,北上自然是可以完全的稳定君心,留下来的话。这位谢大人迎娶令嫒的诚心只怕就要打折扣了。令嫒若是北上,自然起到震慑谢雅如,防止他起贰心的作用。”
“所以,不论谢大人是何做法,镇国公您一定要在关键时刻表态,支持大小姐随夫北上。才不会让圣心起疑。”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苏宁对这门亲事本就不满意,无奈是圣上赐婚,推拒不得,现在更是为这门亲事烦心。
“说起来,圣上当年的赐婚不但是在暗示谢雅如不要有贰心,也是在敲打您和苏氏,这样尴尬的婚事,自然也会牵制您在朝中的行事。”
“圣上多疑,什么时候都不忘牵制朝臣!”苏宁对于仁熙帝多疑的性子也不是没有怨言的,不过也只有在和自己的幕僚密探时才敢说出来:“这样的婚事,真不知我到底是做了什么错事,皇上要这样敲打我!”
谢雅如虽是陈郡谢氏的子弟,可是自己家中式微,和镇国公比实在是差的远,这门婚事无法给镇国公府带来利益,几乎全是麻烦。
“其实镇国公不必烦心,这谢雅如就算是今天,也依然是楚阳公主的近臣,这门亲事,也未必就全是坏事。”
如果说是夏臣,这谢雅如自然是身份尴尬,但是如果说是皇后近臣,那么效忠于靖朝公主的谢雅如倒是十足的忠君之臣了。
“况且,谢雅如家中之人尽在大靖,他敢有什么不臣之心?不但如此,他若是想自己族人在大靖朝过得好,有前途,反而要靠镇国公府苏氏。”
旁的也就罢了,最后一句话倒是真正的安了镇国公的心,说到底,这谢雅如还是在自己的手心里攥着。这样曲折的关系,如果用得好,也许就有妙用。
“就算是走到现在这一步,我也不想让自己好像是在卖女一样。”镇国公对自己的长女还是十分疼爱的。
在豪门贵族中,任何一门婚事,都不会是普普通通的一对男女的结合,一个家族,一方势力,而这场谢雅如和苏婉的婚礼,却是格外的错综复杂,但这么多的因素,却惟独没有这对新人的感受,每个人都忽略了他们的感情,把婚姻当做一场交易,一桩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