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者是个戴眼镜的姑娘,她手里有一份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名单。
“我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猫窝’。”看大家到齐了,眼镜姑娘自我介绍道。“下面跟大家说说这次活动的注意事项……”
这次先去七处,从那里抓猫,返回的路上,走一路抓一路,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车开不上去,大家徒步走上去。
三个大大的诱捕笼,十几个转移布袋,几十罐猫罐头,若干妙鲜包,三大袋猫粮——需要大家运到山上。
邢波和另两位男士承担了背沉重猫粮的任务,轻的由女士们拿。郭婉婷分到转移布袋。
开始的路是水泥铺就的坡道,好走。但走着走着,就要爬台阶了。邢波听见郭婉婷的喘息声。
“不行了,真的走不动了!”郭婉婷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她的额头已经渗出汗珠。
邢波侧身让别人先过,等着郭婉婷。他也没想到,群护会这么辛苦。
看大家都走过去了,郭婉婷用手背擦了擦汗,说:“走!”
邢波暗暗赞许,她不是个娇气的姑娘。他特意放慢脚步,跟郭婉婷保持同一速度。
爬了十几阶台阶,郭婉婷又停了下来,她弓着背,一手插着腰,绝望地向山上看着。
邢波关切地说:“多歇会儿再走,别勉强自己。”
郭婉婷不好意思地说:“唉,拖后腿了。”
“没事儿,有我呢!她们抓猫需要不少时间,我们能赶上。”
郭婉婷的呼吸渐渐均匀。
邢波见她恢复得差不多了,伸出手说:“拉着我。”
两个人一前一后地继续攀登石阶。
邢波的手大而温暖。郭婉婷觉得他手上的热力传输到自己的体内,腿上有劲儿了,心里也踏实了许多。
走了几分钟,他们看见前面的人在树林里分散开来。三个诱捕笼已经放在了不同位置。“猫窝”指点大家往诱捕笼里放罐头。
树枝上、枯草旁、石头后,猫们警惕地观望着忙碌的人。
邢波把猫粮放在路边,问“猫窝”:“这些猫粮怎么处理?”
“猫粮是给留在山上的其它猫准备的。跟我来。”
邢波不放心地看看身边的郭婉婷,后者说:“你去吧,我没事儿。”
邢波这才拎起猫粮,跟在“猫窝”身后来到一个背风的院墙边。
墙根处放着一个鞋盒,鞋盒里剩余一点米饭粒;旁边还有两个圆形的快餐盒,水刚刚盖住碗底。看来经常有人来这里喂猫。
“猫窝”蹲下来,打开随身带的瓶装水,把两个快餐盒倒满。
邢波撕开猫粮袋,猫粮粒很快填满鞋盒。
“猫窝”满意地看着猫粮和水,拍拍手说:“我们已经放归了十来只猫。每次来,不仅要抓没绝育的猫,而且要给留守民们留下些粮食。希望它们能安全地度过这个冬天。”
邢波点点头。
两人退开五米远。
一只黑色虎斑猫迫不及待地从墙头跳下来,跑到鞋盒前,“嘎叭、嘎叭”地埋头苦干起来。
邢波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走,还有两处要放猫粮。”“猫窝”说完,迈开大步向东边走去。
邢波边走边回头看墙根儿。黑色虎斑猫抬起头,目送他俩几秒钟,继续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