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寒收起笛子那一刻,她看见,笛首刻了两个极其繁杂的符号,应该是哪一族的文字,却并不认得,只得暗暗记住,将来再请教他人。
若是平常男子,怕是会大方地许诺再送她一支或是直接将手里的笛子送给她,而季寒,却什么也没做,回答过了,便什么也不说。
冷场。
她却无法就这么走了,又挑起话头,“季寒公子很爱自己的母亲呢!即使现在,都不忘吹曲怀念她——公子是不是很想她?”
“不。”季寒淡淡道,“我很恨她。”
“恨她?为什么?”辰溪不由诧异,眼中亦是无法隐忍的对母爱的渴望,“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娘的孩子啊?”
“是吗?”山海旅人女气的湛蓝色眸子里染了几分极其寒冷的笑意,清浅的声音缓缓流泻,“而我却是。”
“可是你刚刚不是在吹《凯风》吗?《凯风》是《诗经》里的曲子,是儿子为了歌颂母亲善良慈爱的呀!你怎么可能,不爱她呢?”
那名山海旅人摇头,淡淡道,“羡慕罢了。”
羡慕?
羡慕什么?
羡慕《诗经》里的儿女能有如此慈祥善良的母亲?还是羡慕自己母亲待兄长的偏爱?或者是两者皆有?
她千方百计地想把问题引到关键点上,好让她道谢,却渐行渐远,只得硬着头皮道,“公子的笛子吹得很好听!也是送给公子笛子的那位师弟教的吗?公子的性子,可不像会摆弄这些小儿女玩意的人。”
他点头,声音似乎微微带了些感情,也许是因为那位师弟和他的关系很好吧,“我吹得不好。但是他说,心情不好的时候,音乐很有用。可惜对我,并不见效。”
果真,是如自己所想,并非像察察所说的那样,他根本没有安慰自己的热心和闲心。
“辰溪姑娘。”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唤自己。
辰溪有些受宠若惊。
“令尊很疼爱你,不必打断我,听我讲完。”一袭蓝衣的山海旅人如此定论,“盗墓者有规定,不杀妇孺。你定然无恙。而你的两个哥哥胆小怕事,不讲道义,迟早会坏了盗墓者的规矩,难逃一死。若我是令尊,也会如此。”
她这时才是真正的受宠若惊!
有些喜悦,有些羞怯,道,“公子不像会安慰人,会关心闲人的人。”
那双眼睛古井无波,陡然,风衣下传来一句话,“我很喜欢你。”
什么?!
她又惊又羞,双颊绯红,不敢看面前的人。
“孝顺,善良……我做不到,可对这样的人,却一直心怀敬意。”夜风中,清浅斯文的声音飘荡流转。
她如触了电般,急忙抬头——她完全会错了他的意,自幼读着《女诫》的她不由为自己刚刚不矜持的表现羞恼起来。
他未赶她走,她也未走,便那样僵持着。
过了很久,她才好像听他说,“我,是个不孝之人。”
“季寒公子?”她低下头,望着那名坐在西风中的山海旅人——他们并不熟悉,她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却下意识地选择相信藏在这袭蓝色风衣下的人。
毕竟,有那样一双澄澈空灵,古井无波的眸子的人,不会太坏。
“公子是个好人。”
没有任何依据和凭证,她却说得理直气壮,“看公子的眼睛,就知道了。”
“是吗?”这样的夸奖也没有让季寒湛蓝色的眼眸染上一分笑意,而他的声音,也是如平常一般淡漠,“也只有你会如此说。”
什么意思嘛?
什么叫只有她才会这么说?
有着那样一双眸子的人,再坏、又能坏到什么地步?
她想问,却只见他抬起头,看着星空,目光深远而不可捉摸,随即,他便望着星空淡淡下了逐客令,“睡吧。”
那双湛蓝色的眼睛,清浅得仿佛可以看见时空的彼岸。
可是同时,又映出了星空的深邃和苍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