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传奇》这部书稿,吴爷爷一个月前就已经发送到我的电子邮箱里。我用一个通宵浏览了第一遍,忍不住又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掩卷而思,生出不少感慨。
真正意义上接触先秦诸子,是在三年前步入济南外国语学校之后。学校开设了经典诵读的课程,每天我们抱着又大又厚的《四书》摇头晃脑地诵读。为了应付考试,囫囵吞枣。前几天再次拿起那本书,书中的内容早已忘记。不由得感叹:古典太久远了,我们对古典知道得太少了,几乎到了没人给我们翻译,我们看古典就跟看外文差不多的地步。而且,似乎也昭示了我们教育的失败。《春秋》以及先秦诸子不用说了,就连近代的(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算起)文章,只要是文言文,我们一概似懂非懂。放在过去,四书五经是每个孩子的启蒙教育,如今却落到《三字经》也要请著名教授到“百家讲坛”上去讲了。现在的学生整天沉迷在当今最流行的青春校园小说中,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少年作家成了大家追崇的偶像。校园小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爱情,让一大片追求浪漫的女孩子为之沉醉,纷纷效仿。也许是市场效应让校园小说走上了畅销书的前列,而经典的名家名作却无人问津。这种巨大的落差也就造成了现在的学生每遇到一篇古文,都需要老师的仔细讲解也很难精通的地步。作为一名初三的学生,现在被选入课本的古文竟然是抒情伦理的浮浅的美文,至于后来读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的句子,竟一下子为之倾倒,并叹赏不已。真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
而这本《韩非子传奇》,正可以打破人们对于久远的历史的隔膜,虽说这是一本历史小说,却因为是“传奇”,也有一定的趣味性。我希望大家在读这本集子的时候,可以不把它看作一本传记、一本小说,而把它视作是作者献给你们的另一种歌唱,韩非一生带给你们的启迪。
韩非可以算是一个历史上的悲剧人物。他的思想虽然没有像孔子的学说那样得以推广,却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维护封建统治的“极左思潮”, 除了暴君秦始皇肯于、敢于全盘接受,其它国家,是没人敢于接受、也不可能行得通的。韩非从小就生长在贵族世家,衣食无忧的生活和显赫的地位,无形之中对他确立思想的基点施以很大的影响。他的学说所服务的对象不是百姓,而是君王,其法、势、术等等举措,都是以维护君王利益为核心的。可以说,富足的生长环境使韩非注定要成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也就应了一句古话:“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
但仅仅没有机会挨饿,还不足以让韩非将宫廷政治与治国之术看得十分透彻。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懂得的事越来越多,韩非身上的王室血脉所赋予他的接触和判断韩国宫廷内部斗争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可以说,除去南下楚国拜荀子为师的几年,韩非虽无官职,却也一直浸泡在激烈的宫廷权力斗争之中。官员的邀功取宠、勾心斗角,贵族的尔虞我诈,统统都进入了韩非的视野,人性的负面很自然地在他的心灵中无限膨胀,并影响了他的哲学观点。
而在他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又可以想到,整日忙于在名利场中奔走的父母的关爱何等的少,性格内向与严重口吃所受伙伴们的耻笑又何等的多,这一切,都似乎在挤压着这位少年的心灵。因此,当“人性恶”这三个字从儒家大师荀子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年轻的韩非能很快地将其与自己的人生经历相印证,并且深信不疑。在他后来所写的文章中,没有人生的欢乐和舒畅,有的只是算计人的刻薄和怕被人算计的恐惧。可以说,韩非为人生的算计和恐惧做足了思想准备:他的一生,都生活在算计人和被人算计的恐惧之中。只可惜,韩非只是一个理论家,操作起来却不如李斯这个实践家。最终还是算计不过人家,被人害死了。
在我看来,法家学说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是深远的。以术去术,还人间正道;揭穿世间所有丑陋的真面目,让所有罪恶都无处可藏;让所有人都不敢为非作歹,让所有人都变得聪明理智起来。
可以说,无论是韩非还是法家的思想,我们在当今社会都会找到他们的一些影子。譬如: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如有谁触犯了法律,那必将依法处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国家干部,都会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再比如说,小时候上学,班主任都会很严厉地教导我们,他提出的要求,我们必须百分之百好质量地完成,如有谁向班主任发出挑战,那最终会落个“吃不了兜着走”的惨败局面。
这仅仅是我读过《韩非子传奇》的感想和收获吧。在之前,我就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整天埋头于题海的中学生,仅仅从历史教科书上单纯地知道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韩非是个不简单的人物:他有谋有略,得到秦始皇的重任,虽然有点儿口吃,却能写出一篇篇流传至今的好文章。尤其是韩非可以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例如:教会我们时时不忘从繁华似锦的功利场中回来,反省并努力去保持住那份童心的本真。繁华总会过去的,而真正值得留住的是那些我们所经历的孤独、渴望、奋斗、挣扎、真诚。
“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苏轼的这首诗中充满了人生的感伤。也许,生命中真正能够挽留的是很有限的,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徒劳的。这是人生的宿命。
一种学说,一种思想,无论出于什么动机,也无论站在什么立场上,都必须对人和人类的本性有一份信赖,对人和人类的现实生存状态有一份关怀,对人类的未来有一份期待,一份向往。否则,必将害人害己!春秋战国的数百年间,民众苦于诸侯争霸、重臣作乱、强梁痞匪为盗贼,有韩非者出,乃止暴、止争、止乱也。这番道理,昏者听不明,而听明者又将他惨杀。于是司马迁呐喊“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我读《韩非子传奇》,也悲悯于他不能免于恐怖的人生。
依我看来,韩非是个可敬、可爱又可怜、可悲的历史人物吧。
《韩非子传奇》是吴爷爷继《吴越品水浒》之后传播历史文化的又一力作。谢谢吴爷爷带给我们视觉的震撼力,让我们更深一层地了解历史,扬长避短,不要再重走古人的弯路。
吴爷爷已经是耄耋高龄,真心希望他能在有生之年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著作,也真心希望我们年轻一代可以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永远继承下去!
2009年2月23日于山东济南
吴越按:田越小朋友,是济南外国语学校初三年级的女学生,今年才十五岁。她经常读我的文章,偶然的机会,她成了我的忘年交,我们互相通信,有时候也帮她改文章,如此而已。今年年初,我写完了《韩非子传奇》,不知道“九十后”的孩子是不是感兴趣、看得懂,想找个中学生帮我看看,于是我选择了她。很快她发来了这篇“读后感”,说出了一个中学生的所感所悟。这是她“心中的话”,可以给她同辈的人参考。所以我决定拿它作为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