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二十年前,我从总镖头手上接过“顺风”这杆镖旗起,这日了就没消停过。官面上的迎来送往自不必说,同行之间明里暗里的挤兑也颇不好应付,而最头疼的则是各大门派中的不肖子弟,仗着师门的势力,喊着劫富济贫的号子,行拦路抢劫之实。得手了就跑,受点皮外伤就搬来一族谱的同门前辈来跟你打哈哈,不得点好处绝不收手。
相较之下,还是绿林道上的好汉够朋友,只要留些许买路钱,即刻让路,再攀上几句交情,还能送点清水干粮,顺便带带路。下次再路过,如是小买卖,打个哈哈也就过去了。有时候,听到你的镖号,再一打量你押的镖,人家连头都不露--犯不着为点小钱伤面子。
唉,这世道
说实在的,要不是舍不得这杆镖旗,我早就解散镖局,回乡种田去了。也不光是我,全镖局上上下下老老少少百十口人,谁舍得?
要问为什么?嘿嘿,这杆旗下的镖,就算丢了,也必能在三个月之内找回。这是好几辈人的名声啊!
就凭这名声,顺风镖局熬了将近百年,局面是越铺越大,这些年,我已觉力不从心。看来,也该退了,让年轻人去干吧。
只是退下来之前,我还得做点事。太平日子是别想给他们留了,干上镖行,那里能有太平日子?只能带他们多见见世面,知道事情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
所以我亲自出这趟镖。
点上大武、小李等几个硬手,再叫上老九、马鞭、酒葫芦这几个老伙计,捡个吉日,一行人轻车简装就出了城。
出来前就和老伙计们打了招呼,他们也乐得袖手,只是没几天就都叫起苦来。
也是年轻人不争气,也沉不住气,偏偏脑子还挺好使。出门没半天工夫,就察觉出几个老家伙在试他们的深浅,一个个争着表现,恨不得一刀砍平昆仑山!
这一路上不恤马力,第一天还好,赶出了两天的路,没错过宿头。第二天就睡在路上。第三天更过份了,在黄泥岗上喊镖号!
其实每过一处绿林寨子,镖不值什么钱的话,照例是要喊几嗓子的。和绿林道上的朋友们打个招呼,差不多也就过去了。可有他们这么喊的么?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通行天下!全凭字号!顺!!!风!!!顺!!!风!!!”
吵得我们都睡不好觉。
黄泥岗上的关刀二也睡不好。这帮兔崽子们那么硬的口气,搁谁都睡不好。
要说这关刀二也混蛋,派小喽罗打探之后,居然让门下的横七来拦了路。那意思明摆着,你们带新人,就不许我也培养培养?
这人名叫横七,不过看起来也不横,规规矩矩的见了礼,但那话可是和我们喊的镖号一样硬:“寨主前些天染了风寒,身体不便,让晚辈横七向苏总镖头带个好。听说这次主事的是镖局里的新镖头?晚辈想亲近亲近,就是不知道有没有那个福分。”
看这横七的格局气度,在关刀二手下肯定是数得着的,我看了一眼那些跃跃欲试的年轻人,心中暗叹:“不打不相识,我和关刀二也是打过之后才相互结识的,让他们打一场也好。”
随手点了大武,“你去试试手。”这话里有意思,就是你小子别动兵器,这只是比试武艺,不是生死相搏,别把事搞大了让老子不好收拾。
大武明白,紧紧腰带一拱手:“横七兄弟,在下大武,领教领教。”
横七也是个明白人,把腰间的鬼头刀一扔:“拳脚无眼,得罪勿怪。大武兄,请”
《顺风镖局》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顺风镖局》最新章节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