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时代中文网 > 纯爱小说 > 过去集 > 章节目录 > 第六章 失落的风俗

第六章 失落的风俗

书名:过去集 作者:北方杉 更新时间:2016-07-20 05:00 字数:1344

    第六章失落的风俗

    2009年春节来得早,1月25日就来了。

    在农村把春节称作“年”,过年是一年365天最隆重的一件事。一进腊月门就见到年的影子了,从“腊七腊八冻掉下巴”开始,宁静的屯里就听见稀疏的炮竹声在空中炸响了,这个时候我家杀年猪的了。东西两院的姨、姑们一早吃完饭就催当家的赶紧磨菜刀,腰间扎一个围裙,胳膊下夹着菜刀,搬来了自己的菜墩,来我家帮忙。农村屋里冷,腌菜的酸菜缸上面冻一层厚厚的冰,姨、姑们不用吩咐从门后拿起斧子丁丁当当的把酸菜缸上冻的冰盖砸开了,伸手捞出碎冰块,捞出一颗已经腌透了的酸菜,按在菜板上“咚咚”的切了起来。我家每年杀猪都有很多个姨、姑切酸菜,一切就是一上午。自己切完的酸菜就放在自己的一个盆里,都是为了让全屯的人看看“刀口”。农村人说话办事不藏着不瞒着,坐在饭桌上就品头论足,就会一口酒一口菜一个评论:“啧啧,XX家的刀口没完了,不搁肉熬菜都香,这媳妇才叫玩意呢”。我家烧茅柴,10口人之家的灶膛上安一口2印的大锅,这口大锅能装2挑子水,酸菜一烩就是一大锅。这一锅烩酸菜除了送人以外,就够吃到年根底下了。

    杀完年猪就到了农历二十三小年了,过小年要烧灶王爷了。祭灶王在我们20多户人家的小屯里还有两种风俗,我只听爷爷奶奶说我们从山东挑挑来到东北的,有“南城人”和“西城人”之说。我们是“西城人”,“西城人”和“南城人”区别就在于过小年祭灶王上。我们“西城人”祭灶王就象讲述一个远古的故事。那时候爷爷还在,吃完晚饭,一看三星出齐了,这就开始用扒好的秫秸皮和秫秸瓤扎一个马,然后将供了一年的灶王爷请下来,一同在灶坑前烧了。爷爷一边烧还一边念叨:“灶王爷本性张,骑着马,挎着枪,上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赖话少言,再等7天回家过年。”而“南城人”到小年送神时,也和除夕一样放炮竹,没有那套繁文缛节,到三十晚上再请神。再一个就是给孩子取名上的区别,像我们“西城人”一辈三字,一辈俩字,就是所谓的“重爷不重爹”。“南城人”则不然,可以一辈都是仨字,一辈可以都是俩字。

    过了大年可是另一番景色,那时我们家在农村算是殷实人家,每年都杀一口年猪,三十一大早,父亲便把猪排骨、鸡、鱼从用子着的冻冰块中搬出来,整整做了一大桌一年来很难吃到的好菜,下午3点就开始吃饭,半夜还吃一顿接神饭。在接神前,父亲和我西院的姑父都要出去一趟,但不知是干啥去了,大约出去半个多点,就回来,然后就对爷爷说:“今年年景好啊,财喜神从东来。”大概在寻找财喜神来的方向去了,我问过几次父亲全然不说,大概是“天机不可泄漏”吧,在以后多年的迎财喜神的过程中,父亲始终没想我说过。

    风雨坎坷一年年,过了不惑之年的我才破解了杀年猪的更深的一层意义。一年到头,乡里乡亲的挂鼻子碰脸的事难免发生,趁着杀年猪在众多乡邻面前喝一顿酒以后过里过外的话一说,无论谁理谁非也就烟消云散了。如果在一年里谁帮了谁不少忙,在众乡亲面前道了谢,这也是明事礼之举,乡情们心悦诚服。农村人就是这样,不背“人情债”,在年猪的一顿饭上,该还的“债”也就还了,轻轻松松过一个年,依旧合合谐谐过一个年。

    但在除夕夜接神前,长辈们出去看财喜神来的方向,然后朝哪个方向去迎接的事,由于老人的去世相继成了迷。转眼一想,处在改革开放的好形势下,只要劳动就可以四方来财。
《过去集》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过去集》最新章节阅读。

(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

网站首页 | 站点公告 | 最新福利 | 大神专区 | 完本专区

服务邮箱:3476288848@qq.com 客服QQ:3391237369

Copyright © 2016 时代中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6014634号

湖北今古时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楚天181产业园8号楼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