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获得了极大成功。想这样的例子不枚胜举。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室衰微。周幽王从褒国弄回一美女,名曰褒姒,幽王用尽一切办法,却不见那褒姒一笑。宦官便从宫中取出布帛来,命那宫女撕裂。那裂帛之声穿云,可褒姒终不见笑。于是宦官又言道:“点燃烽火,那诸候闻报,必来救援。主上便与美人登高观望,见那诸候往来驰骋,美人焉能不笑?”幽王大喜,便命那兵卒将那烽火点燃。那烽火是古时一级军事设备,凡是有重大紧急事情才可点燃那烽火。君不见万里长城每到十多里便有一烽火台。那烽火相传,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临近军对便可知是那里军情紧急,可快速增援。白天,那烽火台点燃狼烟,夜晚便燃烽火。为何要燃狼烟?因为点燃的是狼粪故名狼烟。那狼粪一经点燃,那烟柱便是冲天而去,虽有大风,也不易吹散。兵士将那烽火点燃,霎时间,夜空中只见一条火龙蜿蜒,景象蔚为壮观。诸候见周室将烽火燃起,只当周室有难,便率兵前来。一时间人马纷至沓来。见幽王端坐城墙,便纷纷过来见礼。见周王无事,便又蜂涌而去。那褒姒见状,大笑三声。诸候见那幽王戏弄,都不来朝贡。虽有难,烽火燃,诸候不至。果不其然,在幽王烽火戏诸候不久,犬戎进犯,大肆抢掠一番而去。可是齐国丞相管仲却对桓公提出“尊王攘夷”,有周室之命,诸候云集,凡与齐国有隙者,伐之,一时,那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难以抗衡的霸主,在桓公一生中,竟是九合诸候。桓公之后便是晋文公,也是高举尊王攘夷的旗号,诸候莫敢与争锋。
由此可见那名是多么无价!昔姜子牙渭水垂钓,那鱼钩竟是垂直,人皆奇之。后来流传下来一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那姜太公直钩垂钓,非是钓鱼,乃是钓名,意在钓文王耳!后来,果然文王来访,经过一番长谈,将那姜子牙载回国内,委任丞相。姜子牙也没有辜负文王厚望,率领西周大军直捣朝歌,推翻了商朝,奠定周朝八百年基业。姜子牙之流,继任者还有诸葛孔明。在未出茅庐之前,诸葛孔明便是结交名士,在江南名士之中,尽传其名。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刘备闻听水镜先生之言,三顾茅庐,成就了帝业。试想,诸葛孔明若不是结交天下名士。刘备如何知晓其名,只怕是躬耕南阳终老南阳也不得出仕。淮海战役之后,蒋家王朝分崩离析。这是一些战将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作为整个国家的战略指挥中心,**高瞻远瞩,谆谆告诫: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名与利从来都不是单独存在,他们的关系便像是一对恋人。战国后期,出现了孟尝君,平原君等战国四君子。此四人皆以养食客而闻名天下。且看:初魏公子无忌仁而下仕,致食客三千人。魏有隐士候羸,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候生。候生摄敝衣冠,直上栽公子上坐不让,公子执辔愈恭。候生又谓公子曰:“臣有客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公子引车入市,候生下见其客朱亥。睥睨,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色欲和。乃谢客就车,至公子家。公子引候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及秦围赵,赵平原君之夫人,公子无忌之姊也,平原君使者冠盖使者相属于魏,计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二婚姻者,以公子高义,能及人之困也。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致,纵公子轻胜弃之,独不怜公子姊耶?”公子患之,数请魏王敕晋鄙令救赵,及宾客辨士游说万端,王终不听。公子乃属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赴斗死于赵。过夷门,见候生。候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去,行数里,心不快,付见候生。候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今公子无佗端而欲赴秦军,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公子再拜问计。候羸屏人曰:“吾闻晋鄙兵符在王卧内,而如姬最章,力能窃之。尝闻公子为如姬报其父仇,如姬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公子诚一开口,则得虎符,夺晋鄙之兵,北救赵,西却秦,此五伯之功也。”公子如其言,果得兵符。公子行,候生曰:“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有如晋鄙合符而不授兵,复请之,则事危矣。臣客朱亥,其人力士,晋鄙若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请朱亥与俱。至,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朱亥袖四十斤铁锤,锤杀晋鄙。公子逐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子无兄弟者,归养。”得选兵八万人,将之而进。
魏公子无忌大破秦师于邯郸下,王龅解邯郸围走。
这就是历史中有名的窃符救赵。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散千金而蓄养食客,乃是名中求利也!
《超级凶器》独家发布于 时代中文网,本站提供《超级凶器》最新章节阅读。